和曾禹旖20多年的相交友人吴宪长说︰“在同行中或者同辈中,无论是比聪明、还是比能力,曾禹旖都不能算顶尖,但是,他能遇到这个好运,八成以上的因素在于他的关系。因为他很愿意与别人分享,大家才会好康道相报(台语,意指利益共享),幸运之神也没有多眷顾他,而是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财富。他会在各个方面利用人际关系,所以他把握住了源的根基”吴宪长这样说。
曾禹旖他很信奉一个哲学那就是:“20岁到30岁的时候,一个人靠专业、体力赚钱;30岁到40岁的候,却需要朋友、关系来帮助自己赚钱;40岁到50岁的时候,那是钱赚钱。”
如果把一个人30年来的事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的话,第一个10年,重点应在于培养专业。年轻人在这个时间,并不需要刻意把重心花在建立关系上,而是在不断的利用每一次把事做好的机会,附带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第二个10年这是专业与人际关系并重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除了工作上的往来建立人际关系,也可以发展出私人的社交圈,要不断的利用这个圈子学着与不同专长的人互动。
第三个10年里,人际关系将会比专业更重要,因为专业的部分会有你的下属帮你完成,而你的人际关系也正是能够为这些专业加值。
在提升人际关系的时候要注意的原则是,要诚心,学着关怀别人。因为关系的积累是长年累月的,都是需要你长时间的付出和关怀。这样才能让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丰富。
胡雪岩从小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却能富贵,名满天下,甚至还得到慈禧太后钦赐匾额,以及黄马褂,他的能力财脉说明了胡雪岩善于运用人际关系:
胡雪岩是一个很有眼光,很会识人的人,他的成功就是首先结交王有龄,后来他又在左宗棠这棵大树下乘凉,又结交漕帮成了小爷叔,得到了漕运的便利,而开钱庄、当铺、药店、丝坊,做军火生意,联合商界与洋人抗衡,那么大的家当都完全是因为依靠他的朋友支持。
胡雪岩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呢?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朋友支持和帮助呢?因为他守信誉。他说信誉就是金钱。
胡雪岩对形势有很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他从王有龄开始,运漕粮、办团练、收厘金、购军火,到薛焕、何桂清筹划中外联合剿杀太平军,最后,还说动左宗棠,设置上海转运局,帮助他西北平叛成功。由于帮助官府有功,才使胡雪岩的生意从南方做到北方,从钱庄做到药品,从杭州做到外国。胡雪岩在利用官场的关系上,很懂得官场的规则,深通官场之道。他每次见官,袖管里都备有数额或大或小的银票,逢人便送,投其所好,善拉交情,好交朋友。为摆平巡抚黄宗汉,不惜将自己的小妾忍痛割爱。如此心机,偌大投入,自然是左右逢源,抬头见喜。利用官场的关系他的资金周转便利了,因为有了官府的流转金作依托;其次他还发现官府的很多事自己却可以以商业活动完成,即减少了官僚办事的低效,自己也赚取了利润;他还借助了官府之名做成了很多事,在当时这是许多商人都很难做到的。所以,官府为胡雪岩提供了他从事商业所必须具有的自由选择权。假如没有当时官府的那些层层的放任和保护,在这样的一个封建帝国,胡雪岩必然处处受滞阻,他的商业投入也必然过大。而且由于投入过大和损耗太大,他的经商之路也不可能走到繁荣的地步。
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只有人际丰富的人和善用丰富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取得丰富的财富资源。人际关系是通向财富的一个关键所在。
第三节关系通财源来
如果在你想要开创自己的一份事业的时候,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首先便是资金。而资金就在银行里。
技术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有些人就是以贩卖技术为生的,所以技术当然是你也能够买得到。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和别的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人、技术、资金这三个条件的核心也就是“人”了。如果你有拥有着足够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那么资金和技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所以说“人”才是担负起你事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
“关系可以办到一切”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现在任台湾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如是说。他在刚进军塑胶行业的那个时候,经济发展环境恰似一片荒芜的废耕地。面对的是,资金缺乏、原料取得困难、市场极其狭窄且封闭的情形,事业的客观条件,样样都很困难。从事PVC塑料粉的生产,当时他就像是一个手中没有工具的人,在十分贫瘠的土地上耕耘。想想此旖的他能够成就什么大业。
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家公司来台湾发展塑胶工业,而此时的王永庆,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共两党实行大决战,以国民党溃败台湾而告终。1949年,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国民党从大陆携带大量的资金,到了台湾就进行大量的建设。这给台湾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尤其是在木材价格方面的猛涨。此时给王永庆所从事的木材行业提供了一个黄金般的发展机会。王永庆也正好抓住这个机会,他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发展,在几年的时间里,牟取暴利,从一个小商人发展成为一个大商人。由于木材生意的丰厚利润,吸引了众多竞争对手不断涌入。这时王永庆预感建筑热潮将下降。
他决定转行,投资到有发展潜力的另一个行业。同时,台湾当局也在不断的进行产业规划,当时的政策大概和王永庆的转型发展是同步的。
台湾当局在那个时期设立了“经济安全委员会”。尹仲容为召集人,负责拟定玻璃、纺织、人造纤维、塑胶原料、水泥等建设计划,并且筹划运用美国提供的资金。本来,在塑胶原料这个项目上,尹仲容等人是准备让官方企业台碱来承担,即由台碱来投资PVC厂,这样,可以节省成本。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台湾规划中的第一批16家工厂,都有美国政府的援助,美国方面主张,所有项目在原则上都应该由民营企业来承担。如果台湾方面决定由官方企业来承担,就可能失去美国援助。这个问题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问题,台湾需要大量的资金,美国的支援太重要了。尹仲容等人在协议后决定,要让这些民营企业来承担PVC的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