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十三章 零售业的熊世界(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造熊车间”
顾客向别人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客观上就是为“造熊车间”传播美名
---克拉克,“造熊车间”的创始者和执行官
零售业在过去几年里屡遭败绩。
蒙高利·沃德公司(Montgomery Ward),邮单目录的发明者、零售业的幻想者、广告名言“视顾客为上帝否则就要下地狱”的创作者,申请破产登记,由此关门大吉。它1872年建立,2000年消失了。
凯玛特(Kmart),打折零售业的先锋、克来斯吉(Keresge)家族产业的鼻祖。在2002年申请破产,她关闭了2114家店铺中的284家,解雇了两万两千多人。诞生于1899年的凯玛特在2002年难以为继。
博学者归纳零售业的衰败原因有:长期糟糕的服务质量、失算的成长战略、供给太多需求不足。2002年跟1997年相比确实有更大的零售业空间。据美国bancorp piper jaffray调查报告,从1998到2000年底,零售业主给美国零售业摩天大厦追加了接近1万亿平方米的新店面,但零售业的边际利润平均水平,也从1996年的4%的下滑到2000年底的0.1%。
使顾客满意并不能创造新的销售奇迹。密歇根大学编辑出版的“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表明:在1994年,零售业从未超过一个基准满意分数。
面对这一令人丧气的估价,零售商能做什么?
克拉克有个好点子。1997年,她创建了“造熊车间”,一个填充动物零售企业,它以圣路易斯为大本营开始发迹。第一年收入377,600美元,4年后它发展到75家店铺、年收入1亿美元。一个小店现金收入记录为每平方英尺700美元,总部350×350×350元。
在零售业混了4年零11个月,克拉克不再是行业的新手了。作为1992到1996的鞋店总经理和商人,她创下如下业绩:年收入从1992的15亿发展到1996的23亿,拥有4,500家店铺网络、24,000名员工。该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童鞋卖家。她在任期间,美国卖出的每6双鞋里就有1双来自该店。作了十多年的梅伊百货公司(是鞋店、富雷、缝纫店等的前身母公司)的执行官,克拉克十分了解零售业。但还是觉得怅然所失。
没时间去影剧院。感情麻木。跟他人联系少了。
“在‘造熊车间’,我在努力恢复以前常用的那种经商方式:从尊重个人角度,真正地把服务集中在一个消费者身上。”克拉克说。
孩童时代购物的经历使克拉克对现在的儿童消费产生很大共鸣,尽管2002年她已经54岁。她的妈妈安妮(Anne)曾带她和姐姐沙朗(Sharon)去迈阿密大都市的商店参加“一小时旅游”。“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购物是件大事。”过了50年后,克拉克这么说。
“我们经常光看不买找乐趣。我们穿上衣服,有时甚至戴上帽子和手套。我们在城里吃午饭,那饭很特别。商店总是卖好东西。”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