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研究过程揭示的问题(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回顾长达九年的思考、研究过程,本书得出的结论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由困惑、震撼,到振奋的过程。
先说说给我带来困惑的东西。
对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的研究,最初是来源于对战略问题的浓厚兴趣。在当年,战略问题不是什么发展问题,而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生存问题。所以,对战略的理解集中到两个字上:打赢。要么赢,要么死。
怎么打赢?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分成两个问题:“怎样的”和“干什么”的问题。
“怎样的”即企业对经营环境的看法,包括:客户要什么、你的队伍怎么样、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技术状况怎么样,等等。
“干什么”,即你有没有什么取胜的绝招。
上面这几句对战略问题加以概括的话,是事后诸葛亮。实际的情况是,当年没这么清楚的脑子,一门心思是放在在找“好战略”上的。当年我也崇洋媚外得够戗,看战略,眼里也就只盯外国公司怎么怎么干,美国教授又说什么了。拉拉杂杂的,脑子里面装了一大堆洋人的东西,嘴上一套一套的,客户要一个具体的方案,交出来的东西也基本上是空对空。为什么?调查研究的工夫做得不到家。
一个方案要“实”,就要经得起“讲故事”的考验:身边的、正面的、成功的故事;身边的、反面的、失败的故事;自己实地调查研究的故事,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参考外国的一些做法,也只有做完了上面这几项工作后,才应该考虑的。不能把外国的做法放到前面去,先入为主地定好“调子”,然后演绎一番。不,我们要做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
转变的过程是从“破”开始的。转折点有两件事:一件是韩国企业集团的崩溃,另一件事和安然的崩溃有关。
1995、96年,国家提出了一个抓大放小、搞好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方针,鼓励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通过联合、合并和兼并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利用行政力量直接主导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并购。
“抓大放小”的主意是学韩国的结果。
韩国企业集团大多是60年代依靠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经济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世界500强中也占有骄人的席次。
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韩国的大企业发展模式曾经在中国引起震动和仿效。管理层认为,过去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国的产业集中度低,达不到规模效益,难以参与世界竞争。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家希望通过政府扶持和大规模兼并扩张,进入世界500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企业集团接踵倒闭或陷入经营危机中,如起亚、汉拿、真露、三美、海天、高丽、大宇、NEWCORD、HAITAI等“非死即伤”,现代、三星、LG、SK等也是负债累累,元气大伤。
很多官、产、学人士把韩国企业集团的危机归咎于以下弊病:盲目扩大规模,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高负债运行,如此等等。
但是,很少人注意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当韩国企业集团纷纷崩溃的时候,中国企业不但屹立不倒,还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既然有了这样的现象,那么就必须从科学上解释这件事。
那么,使中国企业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呢?是由于中国企业对世界产业结构有更大的影响力造成的呢?还是由于中国的经营环境更优越造成的?或者是中国企业有更高的经营技能?这件事情当然需要研究,因为这决定着中国企业的下一步怎么走,是照搬外国的经验呢?还是静下心来,总结、保存和发展中国社会内部以及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在说第二件事。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纪录,《财富》500强排名第7的美国能源巨头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安然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做假帐。而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五大会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帮衬着做假。
2001年1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项规则,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从2002年4月1日起,提交一份来自外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补充审计材料”。
而安然事件表明,外国会计师事务所也不能幸免于做假帐问题,对跨国公司不能盲目信任;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则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我们对外国人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盲目的地步了。
接二连三地照搬外国的管理方法,甚至把外国人搬过来管我们的事,结果发现错了。但是,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原则,如果一旦发现学外国学错了,学了之后中国企业的情况变得更坏,那么,我们至少应当有敢于把错误的东西放弃的勇气。总不能明明错了还要一条道走到黑。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