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分子到零售业巨头(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张文中创办的物美第一家店当年营业额达1.8亿元,受到鼓舞的他在1996年、1997年又连续开出两家店铺。在当时的零售业界普片不景气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国营商业企业这块更是连亏损,物美发展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其实张文中对物美的发展并不满意,心急之余他走了一步开先例的“妙棋”,也是一步“险棋”--托管国企。当时国内的商业企业普遍经营不景气,这些张文中也都看在了眼里,他认为,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物美虽能一枝独秀,然而,刚刚诞生的物美想单凭自身的能力迅速成长壮大是不现实的,物美想迅速崛起必须要利用外力,他认定现在实行对国有商业网点的托管,第一、时机绝佳,国企受体制影响普遍经营不景气,职工甚至连工资也无法保障;第二,地理占优,国有商业网点的店址分布也很合理,周围大多都有居民区、学校、机关,有的甚至还有停车场。
为托管的事,张文中找到了所在石景山的区政府有关部门,其实,政府部门对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业很头疼,很快双方就达成协议:即物美集团和被托管企业上级单位签一份长达20-30年的托管合同,在物美经营期间给上级单位适当的资产占用补偿,保证原场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证使用原企业的职工并使他们的收入不降低,而经营管理和盈亏则完全由物美全权负责。这种方式既能保证物美对这些商业企业的绝对经营权,又不触及到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还能够使原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职工得到妥善安排,这一举三得好事不可不称得上是一步“妙棋”,物美获得了这样一个商业连锁企业求之不得的低成本介入经营,且又能抢占位置绝佳的店址,从而为日后企业迅速的崛起奠定了厚实的基石,对物美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次跨越。张文中深知,经营管理和盈亏则完全由物美全权负责的做法,对刚刚起步的物美来说,又的的确确是一步“险棋”。
第一家与物美合作的国有商业企业是石景山的区属企业古城菜市场,那是在1997年10月,当时有160多名职工的市场由于经营不善,物美付资产占用费实施托管,员工全部接收,之后仅用了3月时间,对进行员工培训、店堂改造,在1998年1月重新开业,销售额就比过去增长了10倍,在当时的业界颇具传奇色彩。当初“和平接管”市场时还有这样一段小插曲。
在97年让一个私营企业托管一个国营企业,人们从思想上还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那些从70年代就在企业工作的老职工,可以想象在当时听到自己的企业要被托管的消息,职工的抵触情绪有多强烈,终于这种情绪在实施接管时爆发了,被托管企业的职工自发的聚集在一起,采取了与托管不合作的过激行为,竟有100多人爬到了市场的房顶,并且打出了“坚决不去物美”的标语。谁也没料到的会发上这样的事清,当时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这些现在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在当时确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事件的发生,成为了广受各方高度关注焦点。这时压力最大的不是被接管时正站在屋顶上的职工,也不是得知消息后赶来的区领导,恰恰是担当接管方角色的张文中,人们都在看着他,看这位留过洋的博士、物美的老总会作些什么。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对张文中来说似乎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理解这些职工,他深知改革无一不是要经过阵痛的。张文中把职工们一一请下来,然后在区里的主持下,和大伙在一起交换了意见,说了掏心窝子的话。
“我们当时也就跟职工讲几条:一个是我们如果不改革不往前走,有没有什么出路?有的职工说:"我们是国有企业国家要管"。我给大家讲几个道理:我们是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也是分级的。在中央的、有市属的、有区属的。咱们最多算区属国有企业。区里面本来指望着咱们给区里做点贡献,咱们倒过来向区里拿这个钱。咱们先不讲这个理了。你就说区里有没有这个钱?石景山区的财政不错,但是区长手里的钱要发公务员的工资,要搞公检法,要修学校要修路,要扶持残疾人,能轮到咱们这儿吗?”张文中的话赢得了在场多数职工的认同,职工觉得好像也有些道理,于是他继续讲:“你们提出‘坚决不去物美’,请问你们当中有谁去过物美呢?我建议大家不妨去看一看。”
随后,在参观完物美超市后,职工们就不再闹事了--在事实的面前,人们的疑虑慢慢消散了。随后的时间里,张文中也没让人们失望,在物美只派入一名店长的情况下,彻底扭转了古城店亏损的局面。托管策略一炮打响,托管模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实际上,在物美接收了这些国有企业的网点资源和职工之后,就面临着如何将这些分属于不同法人企业和不同地区的网点和人员整合到物美连锁系统中来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完成国企改造和员工吸纳,我们采取了‘吃中药’的方法逐步调理,改造国有企业,培训是关键,物美成立了专门的发展学院,来自国企的干部、职工都要进行转变观念的培训、新的连锁经营技术的培训。在发展学院中,国企员工通过学习物美文化理念和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了市场竞争意识,打破‘铁饭碗’等旧的传统观念,提高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逐步适应物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