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改革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泰斯库决定从缩减成本入手,通过将大多数产品的制造外包给弗莱克斯特罗克(Flextronic)和旭电(Solectron)公司,甚至把重要的手机业务也交给与索尼共同建立的索尼爱立信公司,完成了爱立信由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的成功转型。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的开支总额不仅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而且比当年第二季度也下降了9%。同时,他开始在公司内部实行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公司雇员人数从2001年间的10.7万人减至约5.3万人,这一系列举动无疑为高效运营提供了必备条件。
与此同时,爱立信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同欧美电信业务的持续萎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立信在中国的经营一直十分顺利,中国市场在经过数年的持续扩大后已经成为除美国以外爱立信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截至2003年初,爱立信已经在中国拥有超过10家的合资企业和公司。爱立信实施的向服务转型的计划也在顺利进行,在爱立信全部收入中服务方面的收入所占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
2002年底,爱立信决定对中国的业务进行大规模调整:南京爱立信将全面承担起爱立信采购中心、制造中心、分销中心和供应链整合中心四大核心角色,并成长为爱立信全球供应枢纽和亚太区物流控制中心。
不仅如此,爱立信还鼓励爱立信的国际一级、二级供应伙伴在中国南京投资建厂。同时,爱立信也积极寻找中国本地的企业作为供货商。为此,爱立信公司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所谓生产供应本地化工作小组。
这样,爱立信在中国形成了两大支点:一个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索尼爱立信中国公司及其下属的合资厂北京爱立信,另一个是设立在南京的南京爱立信。前者生产和销售手机,后者生产通信设备。
目前,爱立信在中国拥有35%~40%的GSM市场份额、40%以上的GPRS市场份额和15%的CDMA市场份额,中国50%的移动用户通过爱立信提供的系统实现通话。
经过一系列努力,2002年年底,在爱立信公布的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中显示,公司在第四季度调整后的税前收入为负22亿瑞典克朗,比第三季度减少亏损17亿瑞典克朗,减亏幅度达44%。
在大力改善公司资金状况的同时,泰斯库也从未忽视过技术研发:即使在最为困难的时期,爱立信也一直把握着未来移动通信世界的发展方向,在3G、移动互联和多业务等解决方案上始终保持领先。随着欧洲移动运营商财务状况的日趋稳定以及亚太等新兴地区电信市场的强劲增长,爱立信的投入终于得到了回报。在3G方面,爱立信的战略集中在两条主要的系统发展方向——GSM/WCDMA和CDMA/CDMA2000,目前爱立信已经在WCDMA商用合同中占有40%的市场份额,其CDMA2000网络也在竞争中赢取前三名的地位。“我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20%投入到研发当中,每年有超过1000个的专利申请,目前爱立信已经在3G方面拥有超过10000项的专利。”除此之外,MMS等新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使爱立信受益匪浅,在超过160个MMS系统商用中,爱立信占有5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