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八章 把营销重点从下游移到上游(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 福特的应变之道
长期以来,在上述细分市场上,福特只有单一的Fiesta车型。它于1977年上市,多年来,一直占据欧洲和法国同类产品销售的前5名和前3名。
1989年,福特推出新版Fiesta来满足小型车买主不断变化的需求及Trend-B类顾客的需求。它以不同版本的Fiesta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例如,豪华版突出舒适与享受,家庭版强调安全性能。同时,许多竞争对手也已经向市场推出了多种车型。
然而,由于市场日趋分散化,福特意识到新款Fiesta即使拥有多个版本,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小型车市场上日益差异化的需求。因此,福特决定继续向Basic-B类客户销售旧款Fiesta,以满足其对基本的、廉价交通的需求。
1992年,雷诺Twingo上市当年就获得了89%的市场份额,并且成为法国小型车市场上最畅销的3款车型之一。
Twingo改变了Basic-B类客户群的特征,迫使其他制造商不再仅停留在向市场提供满足基本交通需要的产品。与同类型的车相比,Twingo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颜色鲜艳的、功能更多的和内部空间更大的车型。它确立了城市交通和时尚车型的先锋形象。福特管理层意识到Fiesta产品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Twingo进行竞争,于是开始酝酿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
针对上述市场的变化,福特决定开发新款“Ka”车。
(1)Ka的诞生
福特采用Fiesta底盘开发新款Ka,此举可节省时间及25亿美元的开发成本,但它限制了福特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建造Ka的能力。尽管在许多方面有所区别,但Ka的款式设计方法和雷诺Twingo的设计方法仍有很强的相似性。款式、功能和操纵性能成为Ka开发和营销战略的起点。
(2)市场调研
寻找Ka目标市场的调研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从三类潜在目标客户群(包括首次买主、单身职业人士和拥有多部车的家庭)中挑选出30个焦点群体进行调查;其次,针对潜在客户进行结构性个人访谈。除此,福特还对客户特征和态度等进行评估和衡量。
Goldfarb市场调研公司的结论是:Ka与人生不同阶段并没有多大关联,它吸引的是人们的想像力,无所谓年轻人或老年人。年长者显示出对Ka的喜欢,这在小型车市场并不是很意外的事情。实际上,72%的雷诺Twingo的顾客超过了35岁。
调查还发现了两极分化的反应。大约45%的受访者将Ka列为最喜欢的3款车型之一,但也有超过30%的受访者将Ka列为他们最不喜欢的3个对象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差,因为受访者都是从潜在目标客户群中挑选出来的。
对于那些将Ka列为最喜欢车型的人们,雷诺的Twingo和欧宝的Tigra也常常在三甲之列。那些将Ka列为最不喜欢车型的人们,通常会选择标致106和大众保罗作为他们青睐的车型。
(3)市场细分
市场调研为福特管理层提供了大量信息,但是并没有清晰得出“谁是目标客户”的答案。一些人认为应该用性别来细分市场,单身职业女性应列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但是,福特法国的广告商认为应该根据客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来细分市场。根据市场调查,Goldfarb已经界定了4个主要的细分市场:(1)自由热爱者:外向、喜社交,个性活跃;(2)引人注目者:创新者、意见领袖、喜爱炫耀;(3)传统理性者:责任心强、不喜欢冒险、传统主义者;(4)理性的中立者:对品牌保持谨慎、喜欢观赏电视、缺乏激情的消费者。
广告商认为Ka的目标市场应该是前两个群体,并且他们将成为形象代言人进而影响第三个群体。但是,福特的高层管理似乎并不愿意冒险,他们认为传统的以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基础的市场细分的方法仍然适用。而来自福特代理商的意见却又有所不同。
最终,福特公司决定采用客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来细分市场,同时选择“自由热爱者”和“吸引注意力者”作为ka的首要目标市场,核心客户的主要特征包括:25~35岁之间,在城市生活,对新产品和创新具有很高的倾向性。
(4)市场推广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类目标客户热衷于电影和杂志,但比一般消费者少看电视,因此,上市推广活动主要通过影院广告和针对目标杂志订户的直邮促销方式展开。
由奥美法国公司设计的广告抛弃了传统的以介绍产品特点为导向的宣传策略,转而以含有非常强烈情感的和富有想像力的表达方式,试图在目标客户和产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令人陶醉和充满激情的联系。他们的广告获得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赞誉,同时也赢得了多个奖项。
福特公司为1996年的上市推广活动花费了5000万法郎。Ka的市场定价为59300法郎,低于雷诺的Twingo(62300法郎)但高于标致106(55900法郎)。福特公司Ka的品牌经理吉耶斯·莫奈认为,用生活方式和态度来细分市场的主要难处在于“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目标客户群到底代表了一大群人还是一小群人,他们到底是谁?以及怎样去辨认他们?”此外,评估成功也不太容易。上市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汽车媒体的关注和汽车记者的积极反应。然而到1996年底,在接近3个月的推广期里,福特在法国只卖出了4147辆车,相当于同期小型车市场的18%份额,远低于基于新款Fiesta上市经验得出的6800辆的销售预期。
如福特法国负责代理商培训的总监阿兰·容德所言,“Ka的首批客户是一些创新者,不一定年轻,但他们有足够自信去吸引公众对他们的注意,同时也不是首次购车用户。”这与过去经常光顾福特专卖店的客户群大不相同。实际上,超过半数的Ka客户先前并不是福特的客户。正如一位代理商形容:“她们往往是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阶层的妻子们,而不是我们传统的客户群。”Ka的造型已经吸引了准备购买新产品以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客户群。
尽管Ka吸引了一群更高社会阶层。更专业而且更富裕的客户群前往参观专卖店,但其在法国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却非常没有规律。例如,Ka在一些位于中上层阶级居住区的专卖店的销售却跌破了预期的目标。
6个月以后,福特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摒弃Ka的营销团队对下一步行动的分歧,并重新寻找能够令销售增长的策略。
四、取得第一手的信息
上游营销必须借重有关客户需求的资料,而一些简便的工具可以协助你增加对这方面的了解。例如,在企业内,信息从取得者传送给使用者,传统上得辗转经过好几道手,但你可以放弃这种层层过滤的方式,直接从业务人员那里取得未经过滤的第一手资料。这项工作相当简单,有时只需经常(如每周一次)打电话给业务团队的关键人物即可。
1. 定义顾客
除了及时的市场信息外,了解谁是“顾客的顾客”也同样重要。事实上,在进行上游营销的顾客分析时,你首先要问的问题应该是:“我们的顾客是谁?”以下的例子可以说明原因何在。
假设你公司生产的是办公室用品,如原子笔、纸、铅笔、笔记本等等。如果有人问你:“你们的顾客是谁?”通常会听到的答案不外乎:办公室、办公室补给站,或是街头巷尾的文具店等。
这种回答当然有道理。我们传统上对“顾客”的定义,就是向你买东西的人,而上面那些零售商正是购买你产品的人。你卖产品给这些经销商,再由他们转售给他们的客户,也就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不过,如果你对客户的定义只包括经销商、零售商或中间商,就会出现问题。文具商店的人或许是你的客户,但他们却不是消费者或最终使用者,只是中间的媒介而已。他们把你生产的文具出售给最终使用者:大公司、小公司、个人,或甚至需要用圆珠笔、纸板或荧光笔做家庭作业的小孩。
这表示你必须了解需求链的每一个环节。
没错,文具商固然是你的顾客,但最终购买这些产品的人也是你的顾客,他可能是终端使用者,也可能是公司采购部门主管或业务处的经理人。许多公司将产品销售给某类中间商,而不与这些顾客的顾客——也就是终端使用者——接触,只把中间商视为自己的顾客。这种想法并不正确。直接向你购买的人与终端使用者并不相同,你必须能同时了解两者。营销人员不但要了解文具商为什么和你做生意,同时也要了解顾客为何向那些中间商购买你的产品。
2. 了解顾客需求
企业把重点放在顾客的需求上(无论是目前的还是潜在的顾客),是营销特别是上游营销的起点,也是争取营收成长的基础。
一旦知道所有的顾客是哪些人,就该尽量去了解他们的(采购)决策流程和购买的原因,进行访谈并观察他们的使用行为。在上述文具商的案例中所应记取的是,你应该在一般上班日去拜访终端使用者,亲眼看到他们如何使用你的产品,又是在何种状况之下使用。在了解顾客如何使用产品之余,你也可以观察顾客使用竞争者产品的状况,或是发现一些目前你尚未供应的但具潜力的产品。
3. 专业+勤访顾客
当谈到这个问题时,会产生以下问题:贵公司是否真正拥有适当的人员,具备适当的上游营销技巧,足以胜任所有的工作?他们是否受过训练,知道该注意哪些事物?他们是否能将自己的观察心得有效地与人沟通,以协助公司开发符合市场所需的产品与服务?
不曾与顾客(尤其是终端使用者)直接接触的人,往往对顾客的需求抱着一厢情愿的看法,而且反应迟钝。如果想要扭转这些人的观念,你可以在实地拜访顾客时邀他们同行。
有一家消费产品领导厂商的营销人员采取的正是这种做法。他们拜访沃尔玛百货的总部与商店时,会请营销部门以外的人员,如资讯科技人员等随行,用意就是亲自了解别人对公司产品的看法。除了花时间拜访沃尔玛百货的主管,他们也会进到店里,观察并接触终端使用者——沃尔玛百货的顾客。他们希望从中了解使用模式与区域差异。一些特定区域的消费者,是否在一年中不同的时期会多买某项产品?不同种族或性别的消费者是否有不同的购买模式?特定消费者区分是否对不同的包装大小与设计反应较佳?他们仔细检查每一变数,并将相关资讯带回公司总部。接下来,他们就会回过头来调整产品或推出新款式,以回应消费者的需求。
必须强调的是,营销的努力不能只着眼于把你的产品卖给消费者的中间人,也必须对终端使用者进行仔细研究,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公司上上下下,由销售经理到处理客服电话的人员,都必须具备同样的营销观念,才可能带动公司的成长。另一方面,对中间商营销时,其实也需应用到这些终端使用者的资料。
为达成营收成长,除了对顾客的需求要有清晰的了解与定义外,也要注意顾客的区分,才能吸引他们更多地消费自己的产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