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誉满全球的“成本杀手”(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所有雷诺的人都很惊讶——究竟是谁非常自信地断言可以削减200亿法郎的成本?
——格·马露坦(原雷诺研究员)
1996年,也就是我转到雷诺的这一年,是公司再次跌入赤字深渊的一年,损失10亿美元的雷诺已经走投无路了,即使完全贯彻在微观经济环境下的经营管理方案③也无法摆脱当时的困境。想把一个已经脱离轨道的公司再次拉回到正常运转中,只能让它跳上去,而且跳上去后首先要彻底整修一番,这样才能让它继续运转。
作为身兼主管研究、采购、技术和生产计划等诸多要职的副总裁,我担负着减少成本的重任,为此我制定了一个在3年内削减200亿法郎(约合24亿美元)成本的计划。我向公司全体员工保证在今后的3年时间里会在采购、技术、生产、一般管理和销售等部门削减成本。
有些员工看到这个数字后,纷纷问道:“是不是加错了一个零?”“是不是把20亿写成200亿了?”但得知没有错之后都吓了一跳。
也有人说:“卡洛斯·戈恩一点都不了解这个行业,3年内削减200亿法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还有不少人认为肯定会半途而废。
但很庆幸没有人阻挠我的计划,而我从一开始就根本没在意这些批评和反对的意见。
当有人果断地提出对未来的计划时,人们就容易产生怀疑;但我没有胆怯畏缩,相反却大胆地号召人们并向他们提出削减成本的建议。计划开始实施后,逐渐取得了一点成果。人们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原来说“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人们开始说:“计划好像没有想像得那么难以实现,应该是可以取得一些成果吧。”
人们渐渐克服了怀疑的心态,支持者越来越多了,并且形成一种强劲的势头,支持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了。结果,雷诺在2000年成功地削减了200亿法郎的成本,我也因此赢得了“成本杀手”的称号。
刚接任副总裁时我就下定决心要站在公司的最前沿带领大家摆脱困境,把面临严峻考验的雷诺发展成为能够问鼎世界市场的、具有高产量和高效益的精英企业。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我这样说道:“我们公司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竞争力。所以为了增强公司的实力,现在也在努力拼搏。”
削减200亿法郎的计划主要有以下5点:
1.减少剩余生产力,提高剩余工厂的生产能力。
2.作为削减成本及提高新车开发速度的一个环节,重新编组生产工程技术机构。
3.在国际市场上重新确立与供应商的关系,把供应商由原来的300家减少到150家。
4.把主要组装线数量从5条减到3条。
5.促进产品技术革新。
作为削减成本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必须要减少剩余生产力,因此,我提议关闭亏损严重的比利时必尔波尔多工厂。在欧盟的统一市场上,欧洲厂商和非洲厂商的汽车加起来有300万台的剩余生产量。在这个前提下,关闭必尔波尔多工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而且到1999年欧盟将开始降低对日本和亚洲等其他国家的汽车关税,届时高品质、低价格汽车的竞争一定会白热化。
在此之前,雷诺也曾讨论过要关闭必尔波尔多工厂,但没有实施成功。原因有三:第一是当时的整体状况还没有现在严重;第二是无法确定关闭工厂能否帮助雷诺度过难关;第三是当时的雷诺没有让员工们深刻地认识到为了重建公司,必须果断地改革,要咬紧牙关共度难关。
这时公司的最大股东还是法国政府,工会和那些因减少生产线而面临失业的工人们肯定不会支持关闭工厂。
但因财政赤字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苦恼不已的雷诺,此时不得不关闭工厂。其实,关闭工厂也不是第一次,雷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曾先后关闭了法国的两家工厂和葡萄牙的一家工厂。必尔波尔多工厂的关闭在雷诺的历史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做最终决定的是路易·施维茨。1997年2月27日雷诺发表了关闭必尔波尔多工厂的简单声明,这个声明对欧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比利时国王阿尔贝尔二世谴责雷诺没有事先向工人们说明关闭工厂的理由,欧洲委员会委员长杰克·山德鲁还煽动工会组织控告雷诺违反了《欧洲劳动法》,法国政府也指责施维茨没有请示政府就擅自发表了声明。
政府和媒体间展开的争论后来演变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雷诺被说成是只顾自己公司的利益、不顾工人死活的公司。为了反对解雇3,500名工人,工会组织了示威游行,在巴黎街头大肆宣扬。
当然此时压力最大的莫过于首席执行官施维茨,在下决定时他已充分考虑到关闭工厂和削减生产线必将引起人们的反对,但既然身为民营企业的CEO,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有时必须要强行做出决定。雷诺已经不是追求实现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
他的决定相当于向政府表明——雷诺要独立。他很早以前就开始主张法国政府只是一个大股东,并非是经营者,雷诺必须按照民营企业的管理原则去经营才行,他坚定地认为保持竞争力是企业的责任。于是他坚强地顶住了想颠覆关闭工厂决定的政府、工会以及其他各方施加的压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