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87节 向谎言的遗体沉痛道别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叶天蔚
EddieClontz,这个激发世界人民内心深不可测好奇欲的媒体大师,这个被世界传媒人所冷淡漠视鄙夷嘲笑的小报新闻先锋逝世了,那一天是2004年1月26日,他享年56岁。我很惆怅,持续一个月。
从雅虎的接受邮件组浏览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他的死亡将作为一个笑话的破灭而流传。他的确是笑话和谎言的综合体,他的死仅仅能引起我这样热衷“有趣味的胡说八道”的人的惆怅,我的惆怅是对谎言的遗体道别。
我必须在EddieClontz死后苦恼地指出这点,惆怅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的传媒人实在太闷了,尽管制造了不比EddieClontz少的胡说八道,但都不如EddieClontz那样精致、有品味和有趣。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真相与报道之间的关系。一些刻板的老者说,报道必须反映真相,但是老者们没有进一步解释,报道的背后都有一双眼睛,每件事经过观察者的眼睛都会带上主观色彩,没人可以准确无误看出事情的本来面目。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许多新闻从业人员都要与一种远离事实的诱惑抗争。
这种诱惑也曾经在我身上多次发作,诱惑的驱动力是我们都想报道一种不同寻常的事实,正所谓不是“狗咬人”而是“人咬狗”。是那种叫人惊得掉下巴的事。我们痛苦的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那么多惊异的事情?为什么我们陷于生活平庸的细节中,任凭这平庸的细节之海溺死我们体内的欲望和热情?
EddieClontz说,真相我不关心,或者它就是狗屁,我只是屈从于诱惑,我是诱惑的奴隶。呵,EddieClontz是个坦诚的人!
EddieClontz领导的是《世界新闻周报》,他的乐趣是发表他能收集到的最疯狂的故事。他承认“自己并不是个主编而是个杂技团长”,他的任务是将读者带到他的帐蓬里,看他安排的无穷无尽的梦幻、怪诞的表演。别人咒骂他:“是以捏造稀奇古怪的假新闻博人一粲为业”。EddieClontz接受了这个咒骂,并表示他决不辜负这个咒骂。
我必须承认,我是EddieClontz迷,当然,我自己是个还算守规矩的写字匠,而我的知识取向又对明星八卦桃色绯闻不感兴趣。EddieClontz那些大量涉及政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充满想象力和变形力的假新闻对我构成了吸引,它是一种清凉的调节剂,而且EddieClontz并没有像中国的中年人所热衷做的那样,逼迫你相信它是真的。
比如,《世界新闻周报》的头条新闻经常是这样的:“考古学家在新泽西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中部地球”、“七个国会议员是巫师”、“少数恐怖分子伪装成土地神”。不得不承认,这些谎言报道非常有趣味和想象力,至少要那些力求圆满的新闻人才能制造出来。
《世界新闻周报》在1981年拒绝了可耻的娱乐界名人花边报道,把注意力放在报道外星人、恐龙、巨大的蔬菜,以及通过读者的车钥匙形状来进行精神分析的题材上。美国人的趣味的确不低,很多人竟然和我一样,于是,《世界新闻周报》在最红火的时候发行量达到了100万份。
Clontz透露,他最欣赏的报道是《猫王还活着》,这篇奇文在1988年问世。1991年,关于蝙蝠男孩的报道也让Clontz非常安慰,他认为这是对人类变形力至高无上的考验,蝙蝠男孩有着巨大的耳朵以及琥珀色的眼睛,以每天吃自己体内的昆虫为生,他在西弗吉尼亚被一些没有姓名的科学家发现。
Clontz最钟爱的两大报道都有漫长的马拉松接力。猫王时不时会出现,蝙蝠男孩逃了,之后又被FBI捉住了,陷入爱河,还投票支持戈尔当总统。读者们写信来讲述后续的新闻线索,无论真假他照单全收。1993年,Clontz先生以大标题“猫王死了,享年58岁”,终结了猫王的故事。
因为比较长时间关注Clontz,我大致知道了他的人生历程。他16岁辍学去做收贝壳的渔民,之后到《北加州地方报》当个小工友,接着去了《佛罗里达报》,最后在棕榈滩一个倒闭的渡假胜地里租用了一间破烂不堪的办公室,开始娱乐并恐吓美国的正人君子。
他一开始在自己的报纸里发表匿名文章,不过观点党派性不清楚,忽而左派忽而右倾。他清楚地表示自己仇恨外国移民、瑜珈、鲸、车速限制,还讨厌比萨饼上的菠萝。他喜爱鞭打、电刑和啤酒,他对女人的态度非常含糊摇摆,以至于我在这一点上对他特别不满意。
Clontz最欣赏的新闻发掘模式是:创意来自“自由撰稿人”,职员负责筛选。
这些自由撰稿人越来越懒,他们现在越来越不爱写字,而是打电话述说故事,职员负责筛选和整理。Clontz要求职员们常常阅读其它严肃报纸的严肃报道,“因为我认为,我的下属需要保持一种严肃的直觉,即使是在制造荒诞故事的时候,也要通过道貌岸然的文字和严肃认真的专业精神来完成。”当然,Clontz认为,“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必须保持对疯狂及怪异事物的敏感。”一旦发现了金子,他就命令职员快速跟进,催促他们用“巨大的水枪”把故事喷到一个更具诡秘性和想象力的高度。
如果一个报道再不能“后续玩”下去,他就用经典的“Clontz式脱身法”快速脱离出来。比如,一个怪人追踪报道不能再持续下去,那么他会把这个家伙放到玻利维亚去,这个地方适合“名人玩失踪”游戏。如果故事依赖科学研究证明,他会确保那些头衔模糊姓名不详的科学家是罗马尼亚人。他亲自捉笔那篇“佐治亚州的居民被巨大的鸡恐吓”的报道,他仔细地检查了佐治亚州的居民公用电话薄,必须确保这些居民的名字不在公用电话本上出现。
最后,交待一下,在准备写这篇纪念文章的那个夜晚,我抬头看了一下好长时间都没仰望的星空,城市光依然强,星星模糊不见。我突然悲伤地想,如果Clontz的讣告是放在《世界新闻周报》该多好啊!至少让我们丧失星光的世界变得不那么越来越乏味。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