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临门一脚”(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那个遭遇A的小房间里,我们三人举行了意义重大的会谈。……《成功之路》的成功事迹……风钻的言语勾起了我对父母的思念……经过他们的洗脑后,新人的脑袋就会很快地被A信念占据,认为A是这辈子惟一的出路。……唯风表现出色,只有在最后“临门一脚”,帮我办理加入手续的时候才显现了一点点焦虑的情绪。
应当说,在听OPP的当时我有些触动,但睡一觉之后就什么都忘记了。所以,在相关的直销培训中特别提到:跟进要在48小时之内完成,就是为了要防止新人在OPP后有了热度不及时跟进,导致新人兴趣冷却,那时候再进行推荐就很困难了。
唯风对于我对OPP的反应倒没有怎么很着急,至少在我面前是这样的。在这一点上,唯风表现出色,只有在最后“临门一脚”,帮我办理加入手续的时候才显现了一点点焦虑的情绪。在加入以后,我看见了很多刚刚加入就想有很多下线的新人,他们一副焦急的心态让很多人反感,让人感觉好像他非得把你拉下水不可。
虽然对于A公司的感觉还是不痛不痒,但我对商业操作的事情还是很关心的。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我又跑到唯风那里去商讨合作事宜。正好那天OPP有一部分是他讲,反正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就又跟他去听课,算是捧场,好歹也是老乡嘛!但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我又冒出了许多问题。
面对我的疑惑,唯风说他也刚刚做,有些问题需要风钻来回答。于是在遭遇A的那个小房间里,我们3人举行了意义重大的会谈。很明显,会谈双方的实力悬殊,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唯风已经不是在野党了,风钻又是DD,我不过是天子一小民而已。
会谈开始。
风钻首先发言,他说了自己的经历,来证明A的好处。他中专毕业后,分配在一个纺织厂里面工作。在他那个偏僻的老家,还是算是有点成绩的人了(这跟我倒是有点像)。那时候他不怎么会说话,就是表达能力不太好。为了改善这个毛病,就想了个办法:搞了些牙刷在企业的职工宿舍推销。(你想想,搞推销是多么需要巧舌如簧的啊!)他进了好多牙刷放在宿舍里面卖,但是面对那么熟悉的同事,他支支吾吾半天也不好意思说是要卖给对方的,结果那些牙刷大半都被同事无偿地拿去用了;后来工作之余,又和几个同事合伙去摆地摊,但几经折腾,他们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每个人还亏了好几千;再后来,实在没有什么事情做,就想去学画画,反正也闲着也是闲着。
就是在那个学画画的时候,有个同学告诉他:看你没事,跟我去上课吧。就这样,他比我还懵懂地碰到了A。那时候,还没有所谓“非法”一说。他听了课以后,觉得还可以学到东西,就陆陆续续地一直参加下去。至于销售,无非就是找了买家,就从上级那里拿货,反正都不要他投什么钱,就权当是锻炼吧。1998年传销被全面禁止,国家要禁止就禁止它的,反正他只是在东一只牙膏,西一块香皂销售,再说他也没有什么下线,所以对他关系不大。正当他闷头闷脑地做的时候,一个上级领导忽然找到了他。
这个上级领导就是倍受他推崇的凌宏生凌钻。关于凌钻,我跟他打过好几次交道,还从他手上买了一本名为《成功之路》(2001版)的16开大小的硬皮册子。据说这本册子很好卖,当时他手上就剩一本了。里面刊登了许多A公司成功人士的故事,还配有彩色插图。就是这个册子伴随我在A里面经历了4次DD冲刺班,见证了许多册子里面的成功人士,还获得了他们的签名。据统计,在册刊登的有12个,还有5个未成名的。所以,当时我还开玩笑说,将来这本《成功之路》具有收藏价值,以后可以卖钱。
未想不幸被我言中!现在这本《成功之路》成了我写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将把《成功之路》里面榜上有名的成功人士的事迹依次介绍,好让读者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以下是凌钻的成功事迹:
凌宏生,方婉高 商人,教师
生活虽然充满着酸甜苦辣,但绝对是美好的,并且属于那些热爱生命、富有挑战精神的人。在中学任教的凌宏生、方婉高夫妇,在90年代初期,为了寻找心中的理想,先后离开了他们既熟悉又相当稳定的教育事业,双双进入他们既陌生又十分向往的外企工作,他们从头开始学习,经过努力,几年后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收入。但同时属于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整天为工作而奔波。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对机会有准备的人。在1995年3月,婉高在儿时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A公司,在认真了解并研究A公司的市场计划后,她确定这是一个真正能够帮助他们摆脱激烈竞争下的危机感和忙碌人生的理想工具。她决定尝试这个生意,还耐心说服并不十分认可A公司的先生一起经营,后来,她的先生凌钻也被A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于是下定决心全职经营A公司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8月,他们获得了钻石奖衔,实现了他们在A公司事业中的第一大目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迈向成功的路途中,他们不仅享受着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实现每一个阶段目标所带来的成长与喜悦,同时也承受着这一过程中的挑战、拒绝和挫折。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家庭的事业,赚钱的生意有很多,但能兼顾家庭的却很少,而能促进家庭愈加美满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十分庆幸自己能读懂这个事业,使家庭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他们说:“有今天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个事业、相信这个公司、相信比费若部门,成功取决于你的态度。”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实现新的目标。永远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