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十八章 企业效益(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为什么员工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我们这个年代,人们比较相信物质而不是人,因为人已经没有灵魂,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JoseOrtegayGasset)    协商与协定    企业的任务是什么?股东们会认为是利润最大化、全球化或为社会做贡献。经济源于“价值创造”,这就是企业的任务。但是,领导阶级应该创造什么价值呢?你应该扪心自问:身为公司的领导,我做了什么贡献?我为公司提供了什么?我是否对得起我的薪资?  你卖给公司的不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也不是方案、工作热情、潜力、满意程度、绩效评估成果、知识或野心,而是工作成果。只有成果才能提升公司的价值。员工们为公司作出贡献,保持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则付给员工们薪水。工作成果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成果,一般来讲,后者经常被忽视。  管理阶层的成果是间接的,它反映在下属的成果上。也就是说,它促进和管理员工的绩效。至于你是否成功,员工们的绩效被高估或低估了,这取决于成果和期望之间的差距。所以,准确理解公司对员工们的期望,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  一开始要先从协商做起,协商是取得平衡的办法,能够兼顾每个参与者的兴趣,取得共识。协商并不一定是正式的会谈,也可能是一种默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你如何看待别人?    别人是你达成目标的工具,还是他本身就是你的目标?他只是一种执行工具,还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我们必须互相适应,还是他必须适应我们?他是一个在接受教育的孩子,还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们是要雕琢他,还是让他保持原貌?协商是人们合作的基础,要求双方互相尊重。你必须把员工视为工作伙伴、价值载体,以及地位等同的参与者。  协商本身就是一种干扰。当你对别人有所要求时,其实你已经干扰了他,妨碍了他的工作。如果他愿意被干扰,他就会认为你和你的干扰是重要的。他是否会按照你的期望去做呢?这就要看这件事是否符合他的个人利益,是否值得为此重新制定计划。所以,你必须先考虑到他的需求和愿望,只有激起了对方的欲望,他才有实现它的热情。而企业要真正具有创造力,关键就在员工们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只有当人们觉得自己有所得的时候,才愿意继续跟你同台演出。    每一次协商都代表着习惯的改变。    在以个体为主导的企业里,无论是管理阶层还是员工,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期望。管理阶层必须充分考虑到员工和公司高层的期望,然后让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这样才能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很简单的道理吧?但是全球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一旦员工认为,自己的期望没有受到重视,他们就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强迫员工完成一个目标,那么,你得到的其实只是他们份内的绩效。他们口是心非,对你敷衍了事。如果你期望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还要求他们有创造性和责任感,那简直是妄想。    明确的期待    下属是否能满足你的期待,和这个期待是否明确也有关系。首先你必须说清楚自己对员工的期待:我对别人的希望是什么?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们之间该如何相处?我们之间应该避免什么?不明确的期待经常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因为别人必须猜测你的意图,而结果不一定对。所谓“期待”本身就含有等待的意味,所以你必须首先给别人一个等待的原则。  或许你认为下属“理所当然”应该知道你的心意,人们总习惯把不明确的期待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不愉快的导火线。人与人之间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满足你的愿望。如果你的快乐取决于别人是否能满足你的期待,那你的心态就大有问题了。一旦别人无法或不愿意实现你的期待,那你是不是很痛苦?甚至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宣告终结。  更糟糕的是,不明确的期待很容易引发冲突。也许你的期待犯了公众的禁忌,因此你不愿意说出来,但你希望下级能“猜”到你的想法。如果下属无法实现你的愿望,你可能会恼羞成怒,作为一种惩罚,你或许就会故意不满足下属明确的期待。我从来没有见过因为和下属沟通太多而导致的冲突。你总不能跟你的爱人说:“我在婚礼上已经说过‘我爱你’,如果情况有所改变,我一定会告诉你的。”  在合作之前,大家应该首先了解对方的一些愿望,这对于合作是大有裨益的。合作双方应该开诚布公地把彼此的愿望说出来,互相讨论:“在这次合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明确地表达愿望,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所谓的明确并不是非要用数字来表述,“质”的要求也可以说清楚。如果你需要愉快的工作气氛,那么,就把你的期望明确地说出来吧。  总之,把你的期望拿出来协商吧,企业管理内部都需要一个交谈空间。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合作关系的结束。    明确的信息    如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业绩、努力工作、减少例行公事的作风,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人们不能光是索取,还要给予。比如说,薪资就是对员工的报酬。如果你要别人改变什么,你必须让别人也有所得。很多管理人员认为,让员工做一些改变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某件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不必费力去解释。比如,为什么企业非要达到两位数的销售额呢?主管认为这是不需要解释的。其实不然,并非所有的员工都能理解这个目标,要让他们信服,并且愿意努力达成它,主管就必须向员工作出明确的解释。如此一来,你就能够依照员工的能力分配任务,并且估计出最后的大概成果。也许你也可以通过面谈,听听他们的意见,并取得目标共识。如果最后没有书面文件,主管就必须做一个总结,让员工们彻底明确你们刚才所定的目标。  管理阶层必须将目标清楚地告诉下属,但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找到出路。让员工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为之负责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管理阶层自律和信任的训练。而相反的情况是:主管给出无数的建议和措施,但却没有给出详细的目标解释。比如在销售领域,很多主管限制员工的销售方式和策略,甚至连员工们的着装都不放过。    标准化的道路,只能取得标准化的成绩。    你可以让员工的绩效达到最优,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唯一的前提是相信你的员工愿意去做。充满信任的企业,不会采取任何不信任的管理方式,比如红利、奖励等。我们必须相信:“每个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也必须相信,每个员工都会自动地控制工作品质。只有你充分地信任他们,才能获得最佳成果。  主管可以和员工进行成果协定,但必须让他们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比如,第一位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来达到销售目标,第二位可以通过丰富的专业技术来达成目标;第三位可能利用自己的口才;第四位则可能依靠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Baden-WurttembergischenBank)的总经理米夏埃尔·容(MichaelJung)说:“本银行所有杰出的业务人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办事方式,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就像所有的顾客都不同一样。不过,他们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服务顾客的决心;第二,与顾客保持频繁地接触。而那些能力较低的员工想要进步,就必须靠我的建议和指引,才能依葫芦画瓢完成目标。”    那些想让企业变得容易控制的人,只能得到白痴。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