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三个阶段:进退有道(1)-(图)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生下来就居于高位,也不意味着就拥有权力,因为权力是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交融竞争中产生和强化的,它需要不断地积累,更需要超人的智慧和不断的努力。努尔哈赤确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登基以后,这一制度却成为制约皇权的极大障碍。于是,皇太极动用自己的智慧,逐渐加强和巩固权位,终于实现了南面独尊。  权力有进退之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谋权途径,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采用不正当手段,走上邪路的人,最后肯定反受其祸。有时候,拍板的人自己永不会主动提出方案,提出方案的没有拍板的权力。因此,要定下一件事,往往上要有人说.下要有人听,上下结合方能奏效。中层领导难做就是这个道理。对上头来说是中层干部,你有领导,你是个被领导者;下面的还有你的员工,对于员工来说你又是个领导者。你刚刚从下面的职工里面提拔上来,提拔成中层干部,别人还不太尊敬你;完成上级的任务有时候完成不好,经常受到责怪。这就叫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左右为难,搞得不好就下去了,好就上来了,这个时候要终日乾坤,要警惕自己、敬德修业。对领导一些不正当的决策,要提出合理的建议;有了功劳以后,千万不说是自己的功劳,要谦虚一点。做中层的干部很难,但是却是最好磨炼自己的时机。  进退之道告诉我们,领导者们大都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此在处理事物或要达到某一政治目的时,就很有必要采用迂回曲折、委曲求全的变通之道。历史上深谙此道的权变大师数不胜数,而雍正可以说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雍正曾说过:“凡事只以忍好,戒急用忍,时刻莫忘。”正是这个忍字,使雍正终于打败了其他的皇子,赢得了九五至尊,从而将其所有的统治谋略都尽情施展,为清朝的巩固和繁荣打下了基础。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的每一次变革,无不充斥着血腥,而血腥的背后无不是一场权力与权力的置换,当然,无可辩驳的是,这种权力的变更又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一时有权不等于一世有权,这一直是一个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  运用权力还必须学会变通。人们经常把权和智联系起来,就是因为权力离不开智慧。通权达变,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精通权变,才能将权力的资源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才能用它来应对危局,治繁理乱。运用权力还必须学会审权,就是审察时机,权衡形势,然后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行使自己的权力,提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施政方针政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使它发挥最大的效果。诸葛亮辅政治国取得成功,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在这个阶段不免有些权力的斗争,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长项对付别人的短项,很少不成功。刘邦的长项是善于利用别人的头脑,项羽则善于真刀真枪地拼杀。从最后二人的结局中可以看到,智慧战胜了力量。  权力到了一定阶段,不能再上一层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支持系统力量不够,需要进一步积累人脉资源,整合各方势力。诸葛亮当年就是依靠整合荆襄集团庞统、司马徽、徐庶等人中的俊杰,加上四川本身一批地方人物、学术精英构成了他的人力资源。诸葛亮将这批外来知识分子跟当地知识分子相结合,结果结合出一个非常巧妙的格局,才使得诸葛亮的核心协调功能非常成功,才能够呼风唤雨,号令三军。曹操手上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他有中原最大的一批精英,最多的是受教育人口,这些精英大致在东汉已经发展为以大家族为中心的力量。大家族本身具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财产,一个是血缘的共同体,曹操只要能抓住这些大家族领袖,就很容易掌握大量人力资源。但是每一个大的集团,都有自己独立的取向。这就像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要取这个很微妙的平衡关系,而主要的条件是靠互利的局面,才能使分公司愿意加盟,愿意跟你一起操作一个大的棋盘。每个大家族有独立的利益,可是独立的利益之外,他们必须依赖曹操的中央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安全。曹操用什么办法呢?一个是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特殊地位,给予这些加盟的集团一些特殊的名份,使他们在当时的权利和力量是合法的,将中央作为一个总的转运站,接济各处的不足。  谋求权力还要懂得抓住时机,一旦有机会掌握权力就要牢牢把握。康熙之所以被称为千古名君,是因为他善于集中权力办大事。他从历史上吸收了许多教训,发现了一个真理:权力必须自己亲自掌握才是自己的权力,否则无论交给谁,都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再想收回来就难了。所以,康熙从亲政以后,一直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权力,御门听政就是一个重要方式。秦始皇一直希望能将朝廷大权独揽到自己手中。终于,他等到了一个千载良机,有了机会就死死抓住,干净利落地除掉障碍,成了历史上最独裁的皇帝。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大杀功臣的始作俑者,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举起屠刀,也不是什么人都下得了手的。刘邦虽然有些残忍,但毕竟保住了自己。再看看那些被他收拾的人,就知道为什么他们没当皇帝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