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九大法则:明星秀法则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明星秀法则一:个人品牌代表权力——任正非如何低调打造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对于企业家巩固自己的权力越来越重要,对外可以获得客户的认可与信任,对内可以获得部属的跟随与拥戴。当他们遇到战略上、执行上的问题的时候,他们更加倾向于自己对市场的真实判断,而非董事会的隔靴搔痒。他们觉得,坚持自己,就是坚持个人品牌,脚踏实地,稳健经营。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上,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品牌获取生存和对资本的相对谈判地位。  几乎没有人看见过任正非这位中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的“教父”级人物电视里的图像,也几乎没有谁听到过任正非那云南普通话的腔调。他正是利用这种所谓的低调在打造自己辉煌的个人品牌,实现了他对华为的绝对控制权。2005年4月中旬,美国知名杂志《时代》周刊评出了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华为总裁任正非成为中国“商界巨子”中的惟一入选者,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苹果电脑CEO史蒂夫·乔布斯等跨国企业大腕比肩。互联网上盛传的诸如《北国之春》、《我的父亲母亲》、《华为的冬天》等等文章,早就成为了任正非个人品牌形象的传播利器。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字,比图像和声音传得更遥和远更广阔。欲擒故纵,任正非可能是计高一筹。他的低调无疑是他提升个人品牌最适合的策略。  个人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对个人品牌的定位,而定位就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显然在建设自己的个人品牌中,任正非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这为他的个人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把一个企业家捧上天,也能把他打入地狱。企业家与媒体过于亲密,很容易让媒体抓到把柄,过于冷淡就会遭遇媒体群攻。任正非显然准确掌握了媒体的这些特点,他将自己永远置身于媒体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任正非的精彩文章可以为他带来极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个人品牌的建设来说,知名度只是基础,更关键的还在于提升个人品牌的美誉度。  明星秀法则二:个人品牌超越权力——王石可以在珠峰领导万科吗?  同样是打造个人品牌,王石似乎已经实现了一种个人品牌的超越。那就是没有人相信,离开王石的万科还是现在的万科,还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即使他只是一个天天爬山的董事长,王石也还是万科的代名词。  不是死在山顶上,就是死在山脚下,王石早晚有一天会把总部搬到珠峰上去,每天爬着去上班。这个长得很健康的男人,改变着中国企业家传统的形象。有人认为,王石登山是“作秀”,是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面对这些流言蜚语,王石并不否认自己登山对公司品牌有提升作用。  早在他登珠峰的时候,就有人指责其不务正业,只知炒做。当时他的回答是,不要看我王石做了什么,而要看万科在做什么。董事长离开三月,万科的印钞机照样运转正常,这说明万科的管理机制非常完善。好的企业是有气质的,万科的企业气质正是王石走过多少弯路才一手打造而成的。这一点,也正是王石经常引以为傲的地方。拿围棋高手类比,万科像曹熏铉,行棋大气,虽然扩张战略非常低调,但行事颇为高调,讲究棋品即人品,强调功夫在棋外。合生创展则颇似李昌镐,不但为人低调得一塌糊涂,而且根本就没有棋外生活,它的掌柜不爱爬山、不爱航海,也很少讲课和发表业内意见,惟一在做的就是掘金掘金再掘金。有这样的对手,换了谁都会觉得可怕。  有人说或许若干年之后,一张都市类报纸上会出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中国老人驾驶帆船成功单身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据知情人士透漏,这位王姓老人曾经是一家知名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其实这样的故事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王石对万科的控制已经不是权力的代表,而是超越。王石说,万科不要做老大,但要做房地产业的领跑者。他这么和记者解释,盲目地追求利益并不可取,万科要做的,是走一条健康的企业发展之道,并最终为其他房地产企业所效尤。  2004年7月,王石成功登上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成为全球华人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第四人。同年11月,万科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饭店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向集团提供总金额为46.9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2005年,王石已年过54岁,岁月的沧桑和雪山的厉风在他那张充满睿智的脸上划下了道道痕迹。这一年,房地产业延续着去年开始的纷争。只挂衔万科董事长的王石已经不是众多记者追逐的焦点,有人甚至说王石更愿意面对的是体育记者而非商业记者。事实上,王石通过了外部的个人品牌打造巩固自己的权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加强对于万科的控制,虽然看起来他离万科很远,实际上万科离他更近。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