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42节 不再迷信高学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用人单位不再迷信高学历
前几年的"人才高消费"观念目前正在急剧"降温",用人单位选人不再一味眼盯高学历,选人更注重能力。
在前几年,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者往往难觅"东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明确有"中专"的更是寥寥无几。而近一两年,用人单位不再"唯学历是举",招聘条件上明确写着只招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用人单位寥寥可数,而写有大专及中专以上学历招聘条件的用人单位随处可见,甚至很多用人单位宁愿要大专生,也不要刚刚毕业的本科生。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识到,学历仅能说明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具有某一专业系统知识的可能性,但具体岗位对人才有特定的素质要求,如有的重视研究能力,有的重视公关能力,还有的重视组织能力,而这些都是学历无法反映的。因此,不能因为以往的职位、薪酬或者学历有多高而判定这个人是人才,人才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况下来衡量,最重要的是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来认识和使用。企业招聘员工,并不是招最优秀的,而是招最合适的。
"大专生能胜任的工作招个本科来干,既要支付较高的工资,弄不好还会跳槽。"一位民企经理如是说。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降低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降低,而是降低了对学历的纵向要求,但对人才掌握知识的横向要求却在提高。如工程技术人员拥有管理、外语等专业知识,公关、市场开拓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等,要求中专学历但加上了要能看懂英文文章等。要求高学历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的"人才高消费",而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招聘时,用人单位非常注重求职者在试用期和基层锻炼期的表现。
□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你的求职技巧
目前的一些就业指导,往往只是给毕业生介绍一些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缺乏给予求职者思想或观念的一些指导与点拨;而一些有关求职的书籍则使毕业生过于关注应聘技巧,这有百害而无一利。举个例子:某公司有个职位空缺,一位求职者依照所了解的求职技巧如法炮制,故意表现得很外向,却适得其反。因为这个职位隶属财务部,既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又需要做事踏实,而此人的表现只能证明自己不适合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就算一些毕业生凭借面试时的着意表现进入了企业,但如果工作态度有问题或能力不够也还是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更何况面试确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多种原因的作用,最后胜出的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人,因此求职者不能将职业成功的宝都押在求职技巧上。
毕业生最好是更多注重自己的全面素质,将本色的自我展现出来。所以择业时,除了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外,应该多关注当今社会对应聘者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和个人素质有哪些客观要求。万万不要指望凭借"求职就这几招"敲开事业成功的大门。
□用人单位要求中高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共同的要求是:
1.待人、接物、处世等工作能力强;
2.服务态度好,能够"客户至上",与上司、同事、下级关系融洽;
3.敢于创新和吃苦,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4.能尽快地融入企业,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其不同之处在于:高层职位对应聘者要求非常全面,特别是要有管理素质和管理思想的人;中层职位则对专业要求多一些。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说,希望大学生第一人正,第二进取,第三有才。据IBM(中国)的招聘经理介绍:IBM全球人力资源总裁提出了四点人才要求,第一是自豪感,第二是创新,第三是灵活性,第四是高绩效文化。比如第四条,就是说并不看重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是什么学历,而是看你真正在工作上的贡献及工作热情。
□用人单位拒绝应届大学生的原因
在招聘公告上曾经有家企业特别注明:不招应届毕业生。
这家用人单位前几年曾陆续招过100名大学生,公司解决了他们的住宿问题,进厂培训时,公司领导包括董事长都轮流讲课,传授待人接物技巧、谈判策略和公司业务,还从中挑选一些大学生作为人才梯队加以培养,为此公司先后花费了十几万元培训费。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100名大学生走得只剩一人。为此,公司在这次招聘中,公开张贴出"不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公告。这家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明确表示:我们公司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才,但我们不欢迎那些把公司当跳板的人。
就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刚刚离开校门走向社会,到一个用人单位工作,不仅缺乏社会知识,而且缺乏所从事岗位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用一些用人单位人员的话说,在一段时间内他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只能当当下手,发挥作用不大"。从通常的道理讲,从业人员的薪酬应该与贡献相匹配。除少数特殊人才外,多数人不可能刚参加工作就拿高薪。只有安下心来,尽快地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自己的薪酬才能随着贡献的增大而提高,想"一口吃个胖子"显然不切合实际。
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很反感应聘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把单位做"跳板",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没几天,就成天想着要考研或"跳槽"。这样的求职者,即使能力再强,也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