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勤奋塑造伟大(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贪图安逸将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会令人退化,只有勤奋工作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乐趣。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落在玩世不恭的人身上的。
世界上到处是一些看来就要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能够并且应该成为这样或那样非凡的人物——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英雄。原因何在呢?
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付出与成功相应的代价。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巅峰,但不希望越过那些艰难的梯级;他们渴望赢得胜利,但不希望参加战斗;他们希望一切都一帆风顺,而不愿意遭遇任何阻力。
1勤奋是成功的信使
有人问寺院里的一位大师:“为什么念佛要敲木鱼?”
大师说:“名为敲鱼,实则敲人。”
“为什么不敲鸡呀,羊呀,偏偏敲鱼呢?”
大师笑着说:“鱼儿是世间最勤快的动物,整日睁着眼,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鱼儿尚且要时时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
故事虽然浅显,道理却至为深刻。
应该说,勤奋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相反,追求安逸倒是人类潜意识中共有的欲望。但无论任何人,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就能养成勤奋的习惯。
在西方,勤奋被称为“使成功降临到每个人身上的信使”。
勤奋工作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将勤奋的准则奉为金科玉律的人们,将使整个人类因他们的工作而受益。再也没有什么比做事拖拖拉拉更能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了——它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磨灭一个人的雄心,使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如果你觉得“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得到”,那可真是天大的不幸。你应该尽快放弃这种错觉,一定要意识到只有勤勉地工作才能使你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在有助于成长的所有因素中,勤奋是最有效的。
这个世界上留存下来的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无一例外都得自于勤奋的工作,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不管是政治家、诗人还是商业家。
勤奋还是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因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承受了单调乏味、日复一日的工作,才能培养起这种种的优良品格——专心致志、毫不拖延、精益求精、坚定不移、隐忍执著、坚韧克己等等,而正是这些品质最终奠定了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2张溥和他的“七录书斋”
张溥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1602年出生在江苏太仓的一个书香门第。但由于他是婢女所生,在家里地位很低,常受凌辱。这种身世的隐痛,激发他自幼刻苦读书。
张溥天赋很差,甚至低于正常人,记忆力尤其不好。但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勤奋读书,想尽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有一次,他在读书过程中偶尔发现了一篇有关董遇读书的文章,其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大启发。他想:人家读一篇文章,有个七八遍就能够背诵了,而我读了一二十遍却还只能断断续续地背个大概。可是,我再怎么笨,只要多背几遍,保证每篇文章都读一百遍,不也能行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时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且背诵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可张溥硬是不厌其烦地坚持下来。口渴了,他就舀一瓢凉水喝;嗓子哑了,他就把声音放低一点……苦读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这使他异常高兴;可是白天背得挺熟的,第二天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这使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
后来有一天,张溥在上学时因为不能完全背诵老师指定的文章,挨了老师的打,白嫩的小手掌被戒尺打得红肿了起来。可他一点儿也不怨恨先生,只怪自己不争气。回到家草草吃过晚饭,他就在灯下铺好纸,研好墨,挥笔抄起书来。等他抄完,已经是半夜了。第二天到校,他把抄的书交给了先生,没想到先生又让他接着背昨天的文章。他只得硬着头皮背了起来。这时,奇迹发生了:上句刚一出口,下句居然就跟着跳了出来,一会工夫就把全篇文章顺利地背了出来。先生听了,不由得连连称赞道:“好,好,就应该这样背!”从此以后,张溥开始实践一种新的背书方法。张溥到家后,总是先把文章朗读一遍,然后开始抄写,边抄还边默诵着,抄完一遍,又大声朗读一遍,接着再抄写一遍。这样循环往复,当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觉得不仅已经领会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还能够熟练地背诵了。后来,张溥长期坚持了这一习惯。他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六七次方休。后来,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他的书房也取名为“七录书斋”。
这样长年累月地抄写,他右手握笔的手指上都磨出了老茧。冬天冷风吹刮,皮肤冻裂了,张溥用热水温一温手,又开始抄读。夏夜蚊虫叮咬,他读书时就在桌下放一大瓮,将两足置于瓮中,常常通夜毕读。一天,他的好友张采来看他,见他正拿着粽子,蘸着墨汁,吃得满口乌黑也没觉察。
原本天资较差、记性不好的张溥,靠着这种“七录”的扎实工夫,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他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内容深邃,颇得好评。当时许多好学之士闻张溥之名,常来向他讨求诗作,张溥从来不打草稿,往往是对客泼毫,一挥而就。
3再说牛顿——勤奋的力量
在前面的“谦虚”一节中,我们提到过牛顿伟大的谦虚。下面的故事则是关于他勤奋用功,最终从一个成绩并不出众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学问出众的好学生。
童年时的牛顿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他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般。但他兴趣广泛,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具,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