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刺猬被炒鱿鱼,猴子大搞激励(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对一个职场失败者的精神分析
心理学专业 谭悦姣
《A》刊故事里讲到了两件关于刺猬的事。第一件我称之为"猴猬大战",即在第一次编辑会议上刺猬公然直接与猴子针锋相对。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细节:第一,刺猬对办一本性刊物的方针大加反对,讳莫如深;第二,刺猬无视猴子的领导者地位,但仍然屈服于猩猩的权威。第二件事就是"虚拟采访稿"。这里需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刺猬十分畏惧对"专家"的采访。二是他企图用"自问自答"的稿子瞒天过海。
内在的心理决定外显的行为,正如所持的态度决定达到的高度。
首先,很明显的一点,刺猬对自我认知(self-cingnition)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显然,刺猬属于后者。他没有正确地认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因而没有正确地认识"现实自我",一直沉浸在象牙塔的"理想自我"之中。
知识不等于能力,它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到达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少简单地判定这个人的能力高低。而刺猬恰恰犯了这个错误。他自恃学历高,科班出身,就幼稚地以通常所谓的"天之骄子"自居,看不起在这方面不如他的同事,尤其是他的领导者--猴子--所有人中学历最低的一个。在他的眼中,仿佛做记者的应该是猴子,自己才应该是主编。
极度良好的自我感觉,使他"自我中心"膨胀,甚至有些自恋倾向。自恋型的人不断需要别人的赞美并缺乏对别人的感情和需求的移情。缺乏移情是由于强烈的自我关注,还由于难以把别人当作有各自需求的独立个体。刺猬表现出来的就是在会上与猴子公然针锋相对,俨然一派目中无人的样子,极力想把大家的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这些都说明,刺猬的现实检验感太差,以致于无法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他脑子里充满了"空想主义",自认为有一种优越感、全能感。
但我们可以看出,他这种"全能感"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深的不自信,甚至可能是自卑,是一种"伴无能感之全能感"。所以他只能用那点"台面"资本作为支撑自己的面具。
"伴无能感之全能感"也是人在"口欲期"固结的一个表现。人在婴儿期时只有自我,无法感知外界,因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一旦挫折打破他这种想法后,就会伴随产生一种"无能感"。这个矛盾解决得好,就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而勇敢地面对并接受现实的挑战。反之就会固结在那儿形成自卑心理。
刺猬的这种"无能感"体现在对他所认为权威的屈服,无论是工作管理上的权威--猩猩,还是学术上的权威--李银河和某法学教授。在刺猬眼里,猴子在学历上不如他,地位上也不是说话就能拍板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相反地,猩猩是编辑部的最高主管,是他们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所以当刺猬紧紧"咬"住猴子不放时,猩猩只说了一句,他就松口了。同时,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他却害怕新闻采访,因为他坚持认为那么知名的"专家"一般是不会接受采访的,对猴子的劝导也"不以为然"。他这是典型的采用"回避"的防御机制,以缓解心中由于对采访的恐惧而引起的焦虑。回避采访其实是害怕权威,害怕自己不如权威,被看不起,被拒绝,再被人轻视,被人点评,从而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他要维护他光鲜的"象牙塔"形象,所以是绝不愿这样的情形发生的。于是,他冒险交了两篇"采访自己"的稿子。这是他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权威时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正是由于刺猬这种"伴无能感之全能感"在他心中引起的矛盾和焦虑,让他根本无法专心认真地投入工作,以致于半个月也组不出一篇能用的稿子,直接导致他出局的命运。
由于上述原因,刺猬在"口欲期"严重固结的表现,导致他的"肛欲期"也没有发展成熟,仍然存在固结,表现在他对性的禁忌上。
前面提到了他在会上公然与猴子分庭抗礼的表现,认为不能办成性刊物,因为"没人好意思看",所以他更不好意思办。在他的观念里,性是极为隐私的,也许还带有肮脏、下流等更为严重的负面色彩,与他"象牙塔"应该具有的纯洁光彩形象不符。虽然我们无从得知这究竟是潜意识的体现还是压抑,但都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他的思想与杂志南辕北辙。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工作自然也就干不好。交不上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