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3节 上辅导班(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没有参加第二阶段的辅导班,有1个多月时间是自己复习。其实在第一阶段的辅导班上,老师基本上已将大部分知识点都提及过了,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考生对于司法考试都已心里知个底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自己逐步对考点加深理解,进行记忆,强化做题了。我的第二轮复习是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大约1个月左右时间,我大量的题目都是在这一阶段做的。再到9月1号左右我们就进行冲刺了,上冲刺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答题的技巧、考前考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命题的预测。在我看来,各个阶段的辅导班各有其特色,于我而言,最有益处的还是强化班,帮我梳理了知识点,避免我做大量的无用功,替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冲刺班也有其作用,特别是老师介绍第四卷的答题技巧这种形式相当好,很多考生可能因为答题欠缺方法导致失了很多分,这样一来考生就避免了很多失分。
二、没必要上辅导班
黄念:我没有上过司法考试的辅导班,因为对于一个法学专业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我认为这没有必要。复习的过程,说简单一点,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重要的是要有坚持的毅力和正确的复习方法而已,尽量少走弯路,避免花费不必要的时间。
王亮:人们多称我们为“穷学生”!这不假。辅导班昂贵的学费让我怯步,而且我认为科班出身的人不需要上辅导班,特别是初期的基础班。但冲刺班据说含金量很高,但价格也吓人,量力而行吧!
熊俊:我参加过本校组织的一个内部辅导班,但觉得效果不明显。现在各种辅导班铺天盖地,很让人有种不知所措的味道。特别是那种全程班,课程安排简直可以用一天到晚来形容,留给自己消化理解的时间都没有,每天疲于奔命,对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都很大。所以我建议对接受过法学本科正规教育的、自己基础不错的考生来说,就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参加辅导班上了。辅导班最多只能起到一个点拨的作用,要上最好在时间充足的时间去听听,千万不可在考前1个月再去上什么冲刺班,那样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但有的辅导班的内部资料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今年我就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些材料,其中一些表格和总结可以省去自己总结的麻烦。所以考生们不妨多交一些考友,大家交流资料,沟通信息,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赵秀秀:我不鼓励考生去参加司考辅导班。原因是:(1)司法考试主要考查你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具体法律规定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辅导班老师们的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授课是远远不够。这种能力需要自己逐渐培养,不像数学等理科科目,老师传授一种解题方法就会使你茅塞顿开;(2)辅导班的学费不菲。窃以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司法考试的考查面是虽广,但肯定都是书里的内容。所以考生们若是时间充裕自己多翻几遍书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把的钱只是去听人家把书里的内容讲一遍。而且辅导班老师讲述的所谓重点内容,会造成先入为主,反而会导致考生忽视其他知识点;(3)辅导班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现在不管哪种考试,社会上相应的辅导班的招生广告遍地都是,司考辅导班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考生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拜错师门,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我没有参加辅导班,原本没有发言权。但正因为我没有参加辅导班,才可以我为例告诉像我一样的考生,只要自己有实力有毅力,完全不必去寻找其他心理慰藉。我向来都把参加辅导班认为是考生们在寻找心理安慰。事实上,我周围过关的同学没有1个参加过辅导班。
三、上与不上看自己
周晓征:我认为,司考辅导班的兴起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它不能用简单的“应该上”或者“不应该上”来回答,必须结合该辅导班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考生的自身情况来具体分析。由名师组成的授课辅导,必然会将一些考点和经验传授给考生,考生听课后受益匪浅,这样的辅导班参加还是值得的。另外,还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法律修养高低来决定,例如法律科班出身的考生,能否顺利地通过司法考试,更多的在于自身能否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付出辛勤的努力,是否报名参加辅导班并不是关键性问题。
秦曲:因为我没有参加辅导班,也没有任何“内部资料”,所以对于其效果不敢妄断。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抱着一种帮助理解,归纳总结,提高效率的心态,应该有一定的作用,而如果是依赖其押题,未免过于依靠运气,风险太大。
彭丽波:是否要上辅导班呢?当初我参加法硕入学考试的时候,也面临过这个问题,当时的选择是不参加辅导班,按照计划自己复习。我打小就有一个习惯,没有接受过课外补习,不像现在的孩子课余时间也没个停,数学补完了,英语跟着上。好像也就是把老师课堂上的东西消化完了也就可以了,因此养成了我喜欢独立进行学习的习惯。当然在这一点上,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适合上辅导班,需要有人在外面给他串上一条线。但我想说的是,上辅导班的话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
有的同学告诉我,辅导班的老师讲得确实很好。但是总感觉自己的思路跟不上。我认为这个问题就出在自己的复习计划没有合上老师的拍。上辅导班一定要建立在自己对课本已经吃透的基础上,不能抱着靠老师带着你去学的想法上辅导班,而是在听老师讲课的同时,回忆所掌握的各个知识点。自己的思维应当能够跟着老师的语言同步运转。只有这样,老师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有的同学对我说,上辅导班的经历太痛苦了,每天一大早赶到上课地点,在一个大教室里,坐着几百号学员。特别又是夏天,整个教室非常的闷热。听了一上午的课后,中午就在附近随便吃点什么,然后就在课桌上趴着睡一小会儿,接着又开始了下午的课程。这样一整天下来,回到寝室后,整个人就感觉到了疲惫,晚上的复习效率就不可能高了。加上老师的高强度灌输,整个人就处于半迷糊状态了。这种状态下,我感觉效果就不太好了。因此,对于辅导班,应当正确认识它。不能完全依赖于它,觉得上了辅导班就是买了保险了,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适时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方式。
潘丁亮:我没有参加司考辅导班学习,自己觉得还是静心学习比较好,但我认为辅导班对于一个初次参加司考者提供引导作用还是比较重要。
袁晴:我没有报名参加辅导班,主要是自己的法学功底不弱,不需要别人来帮我清理思路。如果不是法学专业的考生,或者已经不用法律很久的考生,对于知识体系不清晰,基础不牢,经济又比较宽裕,倒是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让老师来帮你理清思路,将各个法解析一番,的确可以省去不少精力。但是对于那些冲刺班,就没有必要浪费钱了,真正能够猜中的又有几题呢,这些时间还不如自己看书可能拿得分更多。
韩景慧:因为我既有法本考试经历,又有工作中司考的经历,还有研究生司考的经历,所以对于法本考生、研究生考生、非法本考生、在职工作考生参加司考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我认为:
对于在校或刚毕业的法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我认为一般不用参加辅导班,对于辅导资料需要的也较少,一般一名考生最多除了指定教材和法条之外只买一两本辅导资料就足够了(如历年真题汇编、重点法条导读)。但是真题和模拟题是大家每一个人普遍都要买都要认真去做去练习的。应该说真题和模拟题对通过司法考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般每个人最少也要各购买两套题以上。我这两次考过的经验就都是这样,不多买资料,不多做题。资料太多所占时间就多,复习指定教材和法条所占时间就必然减少,得不偿失。
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甚至基础的法律理论和基本的法律知识都很匮乏,所以对这一部分考生来说购买一些辅导资料和参加辅导班是通过司法考试的重要选择。如果不是这样做一般情况下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加工作的人,特别是从事法律工作而并未通过司法考试的人,例如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工作而尚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他们通过司法考试的愿望是最为迫切的。而他们通过考试也是最难的。因为工作中难有学习的气氛,又有诸多杂事缠身。所以他们是最应该参加辅导班的人。他们也具有那样的财力。而且一些单位也愿意承担单位里这些人的培训考试费用。但是能到北京来集中上辅导班的人毕竟很有限,其余考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网上收费课堂等方式学习。这些人上辅导班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抽出一大块时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学习,放下书本久的还可以再系统学一下。
上辅导班也可找到几个原则:第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比不听要好;第二,各人功底不一,情况各异,要不要听全看各人;第三,要听就要找“真君”,真君不一定有名气;第四,君说真经只在听,能不能过靠自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