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愿望的重负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
在亚洲国家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当父母们被问及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时,绝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当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美国的父母们则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是啊,在中国,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背负着父母对我们的厚重希望,形成渴望成功的沉重的心理习惯。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愿望,为自己定下太多的目标,所以我们总是把快乐放到未来,把快乐供奉在内心深处,而逼迫着自己付出当下全部的精力去为未来的快乐不停地努力,从而忽视了手边的快乐。我们总是在想:如果能够如何如何的话,我就会快乐。而这个“如何”(可能是赚更多的钱、买到房子和汽车、升迁至理想的职位或找到一个可心的爱人等等)并不在眼前,那么快乐就要等到将来“如何”实现后才能享受,所以快乐就被我们收藏了起来。姑且不说将来“如何”能否实现,会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快乐成为一种人生的赌注;即使将来“如何”真的实现了,你可能会发现你并没有真的快乐起来,因为你已习惯于把快乐放到未来,你又会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这种习惯使你忽视并浪费了当下生活的快乐。
有一个故事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聊天。中国老太太忧伤地说,我辛苦了一辈子,攒了一辈子钱,终于买到了属于自己的好房子,可我却死了。美国老太太则快乐地说,我住了一辈子好房子,可我到死也没把银行的房屋贷款还清。 近年来,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关注中国大陆城市中的“49岁现象”。在一些知识分子集中的研究院、科研所、大中学校等单位,频频出现一种怪现象:许多早些年退休的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多岁的老知识分子还健在,而在职的49岁左右的中年人却有的已英年早逝了。从表面看,许多49岁左右就故去的中年人,大多事业有成、子女长成,看起来生活安定,并没有早逝的原因。专家们研究发现,这种“49岁现象”,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因素。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青年时期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等较多磨难,在随后的返城、求学及工作过程中,他们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这种特殊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形成自己独有的观念,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在生活上对自己也十分苛刻。在单位他们是骨干,在家里他们是主心骨,事业和生活的更高目标使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所以他们拼命地工作,加班开夜车已司空见惯。实现目标的愿望如此强烈,使他们忽视了健康保健和平常生活的快乐。
《列子》中的一则“攫金者”寓言十分有趣:一个人进入集市,见了金子就拿,如入无人之境。当然,此人很快就被人们抓住了。当人们问他怎么竟会如此大胆,答曰:当时只看见金子,没有看见人。是啊,他太想得到金子了,金子是他唯一执着的目标,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个目标上,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自然都视而不见。所以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天机”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灵性啊!我们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像那个“攫金者”一样,脑子里只有远大的目标之“金”,而对身边的快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是不是已让对目标的深切欲望耗磨掉自己太多的“天机”呢?庄子又言:“至人无梦”。我们是否该从梦中醒来,放松心思,恢复固有的灵性,从容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呢?
看一看许哲吧,她曾讲过:“别人的快乐是赚钱的快乐,我是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每天看到的太阳都很漂亮,鸟儿唱歌很好听,树叶跳舞也很好看,这个世界很美丽。心情轻松,就健康长寿。”赚钱的快乐是单一的并且是不确定性的,而享受大自然的快乐却是无穷无尽并随处可得的。“天机”深浅,不言自明啊!许哲还讲:“太阳照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是单单照着我一个人的。”听了这句话,我们是否该有所领悟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