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逃难”最快乐?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孩子们善于撤去罩在世间事物上的那层因果关系的网,从而能够看到事物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
所有有关快乐的研究都表明快乐的人忙碌、有活力、外向。生活在个人郁闷世界里的人,只会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而孩子们则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让眼前的快乐无限放大——尽管明天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后天还有令人烦心的考试。我不禁又想起庄子的至理名言:“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孩子们正因为没有那些执着的欲望,才保持着深厚鲜活的天赋灵性,所以才会从我们成年人从不经意的一朵小花儿、一片树叶儿、一只小动物、一个幼稚的游戏甚至一口美味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和惊喜,使每天的快乐多得应接不暇。
SARS流行期间的一则手机短信让我读懂了我们心中的潜意识——“等SARS结束了!我带着我儿子到北京各处玩儿,我不自己开车,我就坐公共汽车,还专坐大通道(注:指加长的公共汽车),专挑一个座挤着四个人的,还得是上下班的高峰时间;等SARS结束了!我带着我儿子,专找沙子堆儿、草坪,让他尽情地满地打滚儿、撒欢儿;等SARS结束了!我让我儿子想吃手就吃手,想揉眼睛就揉眼睛……”这种“沙子堆儿”和“草坪”的快乐简单得随处可见。没有SARS的时候,我们无视这些简单的快乐;SARS来了,我们渴望这些简单的快乐;SARS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又去忙于奔波,忘记了这些简单的快乐呢?
SARS过后,北京的许多朋友同我谈起他们在那个非常时期的种种感受,忧虑的沉重感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朋友们谈起自己的孩子自身的感受时,大家发现,孩子们在那一时期的感受惊人地一致——他们非常快乐!为什么?因为可以放假在家,因为没有太多的功课和作业,因为可以天天和亲人在一起,因为可以每天睡懒觉,因为可以天天尽情的玩耍……一个朋友讲,在SARS疫情警报解除后,学校也要开学了,他的女儿很怅惘。“SARS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他的女儿惋惜地说。望着女儿惘然若失的神情,我的朋友哭笑不得。
作家丰子恺对此感触颇深。他曾问他时年四岁的孩子华瞻,什么事情让他最快乐,孩子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逃难!为什么逃难最快乐呢?孩子回答:因为逃难就是全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丰子恺居住的上海,正是军阀争夺之地。为躲避战火,丰子恺带着全家东避西逃,着实是一种充满恐惧和痛苦的经历。可每到一处,孩子们或者是在避难的院子里,穿梭于假山与树丛之间笑声朗朗;或者在海边看着来来往往的大轮船,不住地欢呼雀跃。眼前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是他们游戏的对象和快乐的目标,而恐惧和痛苦的游戏,大概只是成年人的专长。所以丰子恺感叹:孩子们善于撤去罩在世间事物上的那层因果关系的网,从而能够看到事物本身的真相。而成年人缺乏的恰恰是这样一种能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