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4章 如何无为而无不为(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本章针对的读者不是懒惰的业余爱好者,而是对懒惰这门功课抱认真严肃态度的学生。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百无禁忌地讨论如何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包括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变聪明
我们都听说过“蛮干不如巧干”。这句话既可爱又时尚,肯定是指出了迈向正确方向的
一步。但是除了反对干活儿(任何活儿,不管是巧活儿还是别的什么活儿)这件事之外,我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疑问。假设我真的想巧干,我应该如何为了巧干而变得更聪明些呢?
对此,亘古流行的一个答案就是:教育。当然啦,教育能使我们变得更有智慧,可真是这样的吗?
让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我的大学业绩
1964年,我初入拉特杰斯大学。那时候,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好学生,我就能成为聪明人。通过学习高深的理论,接触有深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参加发人深省的研讨会和其他活动,阅读各种各样的书,让我的心智得到锻炼,成为聪明人是可以料想的结果。
我是如此深信大学会让我更聪明,深信在大学里功课做得越多我就会越聪明,我兴致勃勃地一头扎进去。我选的可不是降低了难度的课程,比如为诗歌专业的学生所设的基础物理课等。我选的都是那种能教你抵抗直接核袭击的课程,例如分析物理(这门课是为学工的学生而设的)。并且,由于我有些数学天分,我就绝不选为文科娘娘腔们所设的微积分,我选的是专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所设的10个学分的理论微积分。而10个学分就意味着这门课整个学年都是每天上课,而不是一周才碰面两次。
带着童子军那种勤勤恳恳的劲头,我将所有的事实、公式、演算、概念、理论和验证一股脑地装进我那严重负载的大脑,下定了决心要以此变得更聪明。啊,你现在已经知道了这是个笑话——我并没因此有一丝一毫的长进。
失败的体制
很清楚的是,一所学校的好坏不在于它的声望有多高,接受的捐赠有多充足,师资有多好,学生有多勤奋,也不在于它是幼儿园还是有博士专业的学校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学校。现今的教育体制未能帮助学生变得更有智慧,未能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未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现代教育主要就是在灌输支离破碎的、常常是无关的、易被遗忘的、没有任何持久效果或用途的所谓事实。
现代教育体制用的是举重运动员(或工作狂)的使用蛮力的法子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多读点书,多背点数据,多思考一点,沉重一点,深邃一点,并让你的想法多接受点挑战和批评,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要不知疲倦地熬到深夜。这是一自外而内的途径,它视学生的心灵为容器——只是用来装信息的。
这条途径根本行不通。拿大脑开练并不能让大脑聪明起来。
不管你在刚开始被迫接受现代教育时是愚蠢还是聪明,你在毕业时都不会有长进。
一项研究结果特别点出了现代教育体制令人失望的现状。这项研究发现学生的IQ从孩童时代开始增长,到15或16岁时就停止了。无论大学教育是否有别的什么影响,它是提高不了学生的智力的。所以,人在余下的人生里智力都停留在青少年时期。
这是一个可叹的事实。但现在的教育体制确有严重缺陷,肤浅得简直让人尴尬。它力图锻炼人的大脑,结果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未能提高学生的智慧。假如教育继续走这条老路的话,还会继续遭受失败。也许学生们会学会一些技艺(聪明点的会学会读、写、计算和考试,没那么聪明的则学会如何修理化油器、钉钉子等),但是没人能以此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现代教育体制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聪明程度和潜在智力,事实上还可能使他们的水平降低。近来有许多研究显示了学生的健康和幸福受到来自现代教育体制的威胁。其中有的研究反映了研究生自我意识的低水平发展,道德的低水平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低水平发展。有的研究甚至显示了研究生教育的结果竟然是研究生创造力水平的降低。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