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立足中区再建华行攀高峰(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旧华人行的拆卸工作始于1976年2月10日,谁都想与业主汇丰银行合作兴建新华人行。
相传华人行的来由有这么一则掌故。在20世纪初,港岛中环是洋行的天下,华商想跻身中环无立锥之地。当时有一位地产商在皇后大道中兴建一座商业办公综合楼,楼建成后,华人竞相入伙承租。洋人一贯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屑与华人同楼栖身,已付订金的洋人纷纷退租。于是此大楼便成为华人的“独立王国”,大楼名称便改叫“华人行”。不少华人从华人行发迹。最具影响的一件事之一,有香港股坛教父之称的李福兆,于1963年与友人在此密谋成立与香港会抗衡的证券交易所,秘密安装150条电话线至华人行,并于1969年年底宣告远东交易所开业。
1974年,汇丰银行购得华人行产权。因年代久远,建筑已十分陈旧;更因为华人行位于高楼林立的中环银行区,原来的华人行大楼已日益变成小矮人。1976年,汇丰开始拆卸旧华人行,清出地盘,用于发展新的出租物业。
在地产高潮,位于黄金地段的物业,必寸楼寸金。加之华人行在华人中的巨大声誉,华资地产商莫不想参与合作,分一杯羹。
李嘉诚便是其中之一,他稳操胜券,果然如愿以偿。
是长实中标获取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才使得“高高在上”的汇丰大班沈弼关注起地产“新人”李嘉诚来。他仔细研究了李嘉诚合作的意向材料,拍板确定长实为合作伙伴——此时,与李嘉诚中标地铁上盖不满一个月。
长实与汇丰合组华豪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华人行综合商业大厦,大厦面积24万平方英尺,楼高22层。外墙用不锈钢和随天气变换深浅颜色的玻璃构成。室内气温、湿度、灯光,以及防火设施等,全由电脑控制。内装修豪华典雅,集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体。整个工程耗资2.5亿港元,写字楼与商业铺位全部租出去。
1978年4月25日,华豪公司举行隆重的华人行正式启用典礼,汇丰银行大班沈弼出席典礼,剪彩并发表讲话:
“旧华人行拆卸后仅两年多一点时间便兴建新的华人行大厦。这样的建筑速度及效率不仅在香港,在世界也堪称典范。
“本人参与汇丰银行正好30年,深感本港居民以从事工商业而著称于世,不管与海外公司还是本港公司,均以快捷的工作效率,诚实的商业信用而受人称赞。我可以这样说:新华人行大厦不愧为代表本港水平的出色典范!”
长实与汇丰,都是本工程的开发商,故而沈弼不便“自我吹嘘”。他对港民和新华人行的赞誉,也就是对李嘉诚的赞誉。
先于正式启用的3月23日,长江集团总部,迁入皇后大道中29号新华人行大厦。长江正式立足大银行、大公司林立的中环,地位更上一层楼。
新华人行被人们视为长江的招牌大厦。
李嘉诚与汇丰合作的良好开端发展为未来的“蜜月”——汇丰力助长实收购英资洋行,并于1985年邀请李嘉诚担任汇丰的非执行董事。
曾有记者询问他与地铁公司、汇丰银行合作成功的奥秘,李嘉诚道:
“奥秘实在谈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则就没有朋友,我想经商的道理也该是这样。”
附:合和实业胡应湘
胡应湘,原籍广东花县,1935年生于香港,父亲胡忠是白手起家的“的士(出租车)大王”。
胡应湘1958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系。回港任工程和港府工务局技术官员。1969年,胡应湘由父亲担保,从银行借款1500万元,成立合和实业,父亲任主席,他任总裁。
1972年8月21日,合和上市,是华资地产五虎将中最早上市的公司,俨然老大。谁知到1973年春,出现假股票事件,合和股价一落千丈,合和一直到1979年,才恢复到1973年的盈利水平。
胡应湘既是地产商,又是建筑大师。他的招牌建筑是合和中心,为胡氏一手设计兴建,该大厦高66层,为圆筒形建筑,位于湾仔,占地5.4万平方英尺,是香港最大的商业大厦。
胡应湘绰号“飞侠”,是香港地产商进军祖国内地的急先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他在内地的大型项目有:广州中国大酒店、深圳沙角发电厂B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另外,他在1989年推出珠江口综合开发计划,计划包括电厂、深水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他声称个人将投资35亿美元。
飞侠每项投资都是大手笔,“好大喜功”著名全港。同业说他立丰碑的兴趣大于赚钱的欲望。也许正是这一点,他的资产不及“小打小闹”的李兆基等人。1994年度,李兆基以450亿排全港华人富豪第五位,名声极大的胡应湘仅200亿资产,列11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