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股市强人潮起潮落稳行舟(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0月20日早上,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停市4天。10月26日周一重新开市,香港股市崩溃,当日恒指暴挫1121点。五家包销商所拟定的供股价都较市价高出30%以上。在这种形势下,长实系的大股东或控股公司承担其责任的一半(51.5亿港元),其余价值50多亿新股由原有5家包销商、上百家分包销商承担。结果,长实系四公司的集资计划大功告成。
这就是被有关传媒评价的“百亿救市”行动。李嘉诚在这次股灾中,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
大盘崩溃,约占香港总市值15%的长实系上市股票均下跌3成。依常规,这正是向公众股东廉价收购本系股票的好时机。
10月23日,李嘉诚向香港证监会提出一个“稳定股市”的方案,拟动用15亿~20亿港元,吸纳长实系四公司的市面散股,以便“协助本港股市的稳定”。他强调“此举目的是希望看到本港股市的经济不要太多波动,希望能稳定下来”,“绝非为个人利益,完全是为本港大局着想”。
尽管李嘉诚申明了自己的立场,仍有人认为“有为私之嫌”。舆论纷纭,人言人殊。
当时,李氏家族控有长实35%以上股权,和黄的股权也近35%。按照收购及合并条例,已超过35%股权的人士要再增购股权,就必须提出全面收购。李嘉诚无法全面收购,要求当局放宽限制。
证监会碍于条例不予批准,李嘉诚多次去港府力争,希望以“救市大局”出发。结果,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决定接纳李嘉诚的“救市建议”,暂时取消有关人士购入属下公司股份超过35%诱发点而必须履行的全面收购条例,但规定所购入最高限额之股份,必须在一年内以配售方式出售;同时购入股份时必须每日公布详情。
李嘉诚对放宽限制表示欢迎。但认为既放宽收购点又限期售出,这是“措施矛盾”,“难消危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故表示对附带条件的失望。这意味着,如一年限期内,股价继续下跌,他收购的股票必蚀本。
某报章说:“李嘉诚原想酿的美酒变成苦酒,现在不得不喝下去—李氏购买了数亿股票。”这当然是一家之言,事实大概不会是此君的揣测。不过,许多人都认为,李嘉诚必蚀老本不可——依以往本港与海外股市的经验,股灾之后,必有两至三年的低迷。
岂料这次特大股灾竟恢复如此之快,年底股市就开始回扬上冲(欧美股市亦然)。到1988年4月14日,恒指收市报2684点,已接近1987年年初的水平。李嘉诚在一年的限期内,以配股方式将增购的股票出售,未蚀本,仍有小赚。对李嘉诚来说,小赚意指几千万港元。
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李嘉诚。
幸运成全不了股市常胜将军,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股市强人,靠的还是他的良好素质。
因为,他在每一次股灾之中,都能够安然度过,而不至于翻船落水。
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
马世民的话,揭示了李嘉诚在股市角色的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了。但由于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股市的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
投资家与投机家的区别,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可坐享常年红利,股息虽不会高,但持久稳定;投机家热衷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炒股牟暴利,自然会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朝破产。香港股坛、赫赫有名的香大师香植球、多牌庄家詹培忠,都曾股海翻船,数载心血几乎化为乌有。
人算不如天算——再聪明的人,都有失算之时。故而李嘉诚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盾的,一遇良机,急速抛出。
马世民曾数次对记者谈到投资英国电报公司股票。1987年,李嘉诚采纳马世民的建议,在半小时内就下决心投资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的5%股份。这是一只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3年后,股价高升,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合近7亿港元)。
除股票外,李嘉诚还投资债券。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高的利息,而不能分享公司的利润。李嘉诚购买债券的一大特色,是可以交换股票。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认定该公司业务有可靠的增长,便以债券交换股票。即使不成,就将债券保留至期满,连本息套回。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兑换债券计25亿港元。胡应湘的合和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拿下广东虎门沙角电厂C厂、广深珠高速公司、广州市环市公路及泰国架空铁路大型公程兴建合同。一时名声大噪,众豪争扯他的衫尾。
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兑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