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跨国投资众说纷纭是与非(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地华文报章刊登这张充满火药味的告同胞书,引起华人的不安。一华裔记者说:“我们的同胞花几十万元,买一张‘太平门’门票,来到加拿大是否又能买到太平门呢?”
卑诗省华裔省督林思齐博士(本人也是地产巨富),在温哥华市一次集会上,劝告当地居民善待华裔移民,并对移民同胞进行私访安抚。
在阿伯达省省府赫斯基大厦,当地商会和政要为李嘉诚一行举行盛大酒会。李嘉诚及长子李泽钜、左右手马世民、麦理思出席酒会。加国殷商和政要,热情洋溢称赞李嘉诚的投资伟业,殷切希望彼此间继续愉快合作。
很遗憾,继赫斯基与世博会两项重大投资外,李嘉诚在加国再没有推出轰动北美的大型项目。加国财经月刊说:投资的魅力在于环境,除硬环境外,软环境是否适宜这些华裔巨富呢?
李嘉诚投资英国,几乎与加国同步进行。1986年,他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股权。该公司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权益。该公司股东担心李嘉诚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不甘让华人做他们的大班,组织反收购。李嘉诚随机退却,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协商后,以闪电般速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股权。李嘉诚成为这间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却进不了董事局。原因是掌握大权的管理层,提防这位在香港打败英国巨富世家凯瑟克家族的华人大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1989年,李嘉诚、马世民成功收购了英国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使其成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的据点。
李嘉诚进军美国的一次浩大行动,是1990年,试图购买“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的30亿美元有价证券的50%;涉及资金近100亿港元。因为这家银行是加州遇到麻烦的问题银行,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程序中。结果,李嘉诚的投资计划搁浅。
李嘉诚在美国最有“着数”(合算)的一笔交易,是他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友谊。李察明陷入财务危机,急需一位“叠水”(粤语水即钱,意为很富有)的大亨为他解危,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为表诚意,李察明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49%的股权,以4亿多港元的“缩水”价,拱手让给李嘉诚。
在新加坡方面,万邦航运主席曹文锦,邀请本港巨富李嘉诚、邵逸夫、李兆基、周文轩等赴星洲发展地产,成立新达城市公司,李嘉诚占10%股权。
1992年3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李嘉诚的举动,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小小震动。李嘉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近10年来,李嘉诚多次声明长实系的跨国化,是投资,而不是走资。
然而,对李嘉诚的声明,持怀疑态度的人仍为数不少。走资与投资,在形式上毫无区别,惟有当事人心里清楚,可谁又能辩解得清?
也许,能从跨国投资的普遍现象,寻找答案。
世界经济史证明,一间公司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就会突破原有的日益显小的经营区域,向外界寻找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自然会为剩余资本寻找出路。其道理,李嘉诚回答记者问时曾谈到过。
二战以后,最具扩张性资本是美国本土美元,其后是欧共体美元、中东石油美元、日本美元。它们各领风骚,相继在国际经济舞台风头大出。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世界华人资本崛起,日益引起世界经济界的瞩目,大有压倒日本资本之势。
据美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1994年报道:
国际基金会、世界银行、美国人杂志、日本经济新闻、纽约时报等权威机构和学者评论,当前全球华人是世界经济最大活动力之一。迄今,海外华人(指中国大陆以外)约5500万,每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拥有总资产2万亿美元,接近日本(人口1.23亿)总资产的2/3,是世界最富的群体。华人中富豪的人数,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和加拿大(三国总人口1.41亿)富豪的总和。论外汇储备,总额最高的是台湾(1991年为831亿美元,第2位美国798亿美元),人均占有量最高的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1991年为11376美元,第2位香港4962美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葛得坚认为:
“华人现时是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投资集团,已取代日本成为主要投资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