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绍兴力量(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绍兴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财富积聚如此之多,绍兴民企在海内外资本市场游刃有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当地政府如此为企业“卖力”,来自于政府的前瞻性思维。国企(集体企业)的“冰棍现象”(有专家将国有企业比作冰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改革,就会慢慢融化,最终国有资产全没了,有的还欠一屁股债),在绍兴没有显现。
绍兴市政协副主席陈建设认为:绍兴的民营经济可分为三块:一块是原生态的个体私营经济,第二块是合资企业,第三块是量最大的,是近几年改制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绍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企业的规模、民营经济成分进入的领域不加限制,因此绍兴现在民营经济不仅存在于工贸领域,还介入教育、公用事业领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对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最大限度地退出。同时,还对企业职工身份予以最大限度地置换:由原来的“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提倡让企业经营者持大股;提倡技术、管理要素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2000年前后,绍兴地区95%以上的企业改制已经结束,国有经济成分从原来国有、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全面退出,这部分企业全部改制为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经营者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较为彻底的改制,绍兴的企业产权清晰、归属明确,建立了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民营企业成为绍兴的中坚力量后,如何进一步让民企做大做强,绍兴政府又引导民企走上了资本经营之路。由于绍兴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实力,产权制度改革比较彻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政府前瞻性地看到,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走资本经营、上市之路。为此,绍兴各县(市)都由财政拨款成立了上市办,由35人组成,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也就是说,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基本上都由政府出面,帮助它们解决,比如说为了鼓励民企上市,从2001年起,杨汛桥镇政府就决定把镇集体的股份全盘撤出。此外,还积极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配套服务,如帮助他们选择券商等中介机构、组织民营企业家去香港、新加坡等境外资本市场考察等。
绍兴市上市办主任夏九英认为,虽然民营企业上市工作起步迟,但因为经济实力强,业绩状况好,产权明晰,经济基础扎实,现在已呈现出后发先至,在资本市场争先恐后、逐渐加速上市的态势。绍兴企业外向度高,开放型的经济使该市企业的市场运行规则比较符合国际惯例。由于境外上市过程较短,在浙江玻璃的示范效应下,民营企业选择在香港等海外市场上市已在绍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2年12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平均每股收益为0.16元高于全国0.143元的平均水平而且没有一家亏损企业。面对业已取得的成绩,“绍兴师爷”雄心勃勃。仅绍兴县,有关人士表示:争取到2005年,实现10家以上企业上市的目标,构筑上市公司的“柯桥板块”。
(特约记者傅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