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并非总是自私的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关于人的自私,大家最常引用的是亚当·斯密的经典名句:“我们的晚餐,可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注。我们不求助于他们的博爱,而是求助于他们的自利心;我们谈论的决不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而是他们的好处。”
的确,斯密是强调自私的,但他并非仅仅看到了自私。斯密也注意了慈善行为。他恰恰在同一段落里写道:“每个人都几乎从不间断地需要同胞的帮助,但要是指望全靠他们的仁慈,那他一定会大失所望。”
毫无疑问,恩惠仁慈在家庭、朋友、社区、阶级之间是普遍存在,甚至举足轻重的,但它无法进一步扩展,成为无数陌生人竞争与协作的纽带。如果不承认慈善的存在,并认识其局限,就无法深刻理解自私。事实上,一个绝对利己的人,与绝对利他的人一样,在社群中都不具备生存的能力。一个人为了自利,就难免要有所利他。
人们往往错误地声称:经济学假定人们的惟一目的是发家致富。绝非如此!经济学原理假定每个人都有着多种多样的目标:威望、权力、友谊、他人的福利、爱情、显赫、自我表现、知识、美貌、闲暇。经济学并没有忽视——更不会否认——支配着人们的动机的,不仅有文化和知性上的目标,而且还有他们对他人福利的关注。
是的,人并非始终是自私的,但经济学的假设并不与此冲突,它只是假定:人们总在设法满足自己多样化的需要,其中包括了关心他人的需要。
人是否理智无关紧要
还有人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以及人的智力和情绪上的缺陷,人们往往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经常被作为指责经济学脱离实际的依据。
但这并非经济学的实况。经济学分析的是现实中的人,他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仅无需以信息完备为前提,也无需以人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前提。
例如,在我们购买福利彩票的时候,信息的确是不完备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中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出合理的抉择,毕竟我们都不会倾家荡产来下注。如果明知道自己根本不会中奖还去下注,就并非利益最大化;但在未知结局前,依照自己对中奖可能性的预期适当下注,就是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清楚地指出,“合理的”与“称心的”,两者截然不同。现实世界,对于每个个人来说,有“称心”与否之分;但现实世界的本身,并没有“合理”与否之分。现实世界每时每刻都总是“合理”的——尽管对不同个人来说,它未必总是“称心”的。
例如,当我们说自助餐既会导致餐厅老板标价过高,又会导致顾客饮食超量,因而不是合理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计算顾客每一口饮食的分量所需的监察成本。一旦把这个成本考虑在内,自助餐形式就必然是合理的,尽管未必人人都喜欢这种方式。
当我们说一个疯子跳楼不是合理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他的神经、气质、他所受到刺激等等。只要把这些条件都补上,结果就是合理的,尽管它惨不忍睹。
再比如,零售商的库存、市场上空置的楼宇、待雇的劳动力,以及备用的餐具和灭火器,我们不能把它们都看成是浪费。毕竟,未来的供需是波动的、不确定的,只要把这一点考虑在内,它们可能就是合理闲置,而并非浪费。
是的,人们往往不是理智的,他们接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但经济学的主旨,正是研究人们在约束条件下的行为方式。所以,人的冲动和无知,不仅丝毫没有影响经济学的进展,而且恰恰是经济学的注意力和成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