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32节 理智扮好职场三种角色(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底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走出底层的惟一捷径。
一个人告别学校,步入社会,如果你没有特殊的背景,那么,你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是——打工,而且要从最底层干起。一般人在这个人生的第一个转型期会感到不适应,本来嘛,在学校里,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你评判的对象,现在,你要置身其中,与那些你曾经那么强烈喜爱、反对、厌恶当然还有曾漠视过的人和事为伍,与他们同呼吸,共生活,你首先会失去一段客观评价他们的距离,然后你会失去一份平常心,你会看到那么多的事情不顺眼,你会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失落,你会体味到一个打工者的卑微和无奈……
如果把一个公司所有打工人员的构成比喻为一座金字塔,高高在上居于塔尖的是总经理,俯在塔底、默默耕耘、人数众多,支撑着塔身的是公司中最为普通的职员。如果你刚刚走上社会,你最容易关注到塔尖上荣光无限的老总们,而常常忽视了这些老总从塔底爬向塔顶的过程。
事实上,无论是谁,包括那些叱咤风云的商场精英都有一个在最底层逐渐适应的过程。但是,谁能尽量缩短这个适应期,正视自己、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谁就能脱颖而出。
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机遇和不一样的成功。但有一点是一样的:走好你的第一步,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生的阶梯上步步升高,直至顶点。
虽然你身在底层,你的工作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你也许还有许多的失落和怨言,但是,你一定不能看不起你的工作。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劳动是那样的卑贱,那么你永远也不会从自己的劳动中学到经验和技能,也就永远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伯格和赫尔·凯恩在公司里,学历是最高的,本以为到公司就会受到重用,进入重要岗位。可是安排下来的工作,令他们大失所望,他们仿佛成了杂务工。于是他们便开始私下埋怨。不同的是,伯格开始厌倦这份工作,常常打电话和留意招聘信息,随时准备跳槽,工作扔到一边,常常缺勤;赫尔·凯恩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仍然安心工作、任劳任怨,把它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赢得认可。他还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五个月后,结果可想而知,赫尔·凯恩被调到重要岗位,结束了单调而乏味的工作。而伯格还没另外找到工作,却已经被辞退。
今天,同样还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身在其中,却无法认识到其价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劳动。他们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然无法投入全部身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搪塞、得过且过,并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所成就。
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诚实地劳动和创造,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只知道要求高薪,却不知道自己应承担责任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老板,都是没有价值的。
某些工作也许看起来并不高雅,工作环境也很差,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请不要无视这样一个事实:有用才是伟大的真正尺度。在许多年轻人看来,公务员、银行职员或者大公司管理人员才称得上是绅士,他们甚至愿意等待漫长的时间去谋求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但是,花同样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现实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
当然,人往高处走,身在底层,心却应该站在最高处。只有给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否则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那岂不是虚度光阴吗?
松下幸之助说:“即使是乞丐也会立下宏愿,努力乞讨,以求致富。这就是工作!”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志向要愈高愈好。因为所立下的志愿若超出自己的能力,或脱离了现实范围,也就成了妄想。“先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设计长远目标;从工作实际出发,制订长远的计划,一日一日地逐步去执行,才能达到理想。”这就是克拉博士给公司员工的临别赠言,真是语重心长。
工作真正的快乐,在于你自认有一个伟大的工作目标。尽管每个人对工作看法有差异,那是因为对工作中究竟要获得什么有不同的认识罢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aw)把人类的需求区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求(饥饿、性欲等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免于恐惧、工作保障等)、社会的需求(亲情、爱情、友情)、自尊的需求(受他人的认可与尊敬)、自我实现的需求(立功、立德、立言)。
如果把这五项需求与“为何而工作”相互对照的话,“为生活而工作者”满足了生理与安全的需求;“为工作而工作者”满足了社会与自尊的需求;“为理想而工作者”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有一则真实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工作的方式、态度和意义:
巴黎艾菲尔铁塔当年在打地基之时,有一位报社的记者去访问打地基的工人,想知道他们对此项工作的看法。
第一名工人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一天算一天啦!我每天下班后,希望有一杯老酒喝喝,就心满意足了。”这名工人神态懒散,对兴建铁塔似乎没什么兴趣,是个典型的“为生活而工作者”。
记者走了几步,碰到另一名忙碌的工人,也问他相同的问题。
工人擦擦汗回答说:“我一家五口就靠这份收入,所以我必须努力地工作,以养家糊口。而且,我知道勤奋工作必获上级的赏识,希望不久之后就会升级加薪。”这是个“为工作而工作者”。
记者走到另一边,遇见一名若有所思的工人,又问他同样的问题。
工人昂首回答说:“我正在兴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这件工程完工之后,全世界的人都将慕名来参观。能够参与这一件伟大的工程,我觉得很荣幸,而且我的家人也以我为荣。”这是“为理想而工作”的典范。
三个领相同薪水、做相同工作的人,对“工作”的看法差异如此之大,其原因就在人生观迥异罢了。
那么,请问你是“为生活而工作”、“为工作而工作”,还是“为理想而工作”的人呢?
工作的目标一经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的精力,勇往迈进。这是成为优秀员工、走出底层的第一步。
又有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工头叫一个工人拿一把圆锹,挖了一个深洞后,工头要工人爬出来,到别处挖另一个洞。当工人挖到某一深度后,工头进洞检视一番,不满意地摇摇头,要工人再到他处又挖一个洞。
如此,周而复始,挖到第五个洞时,工人忍不住了,他生气地丢下圆锹说:“挖!挖!挖!到底在挖什么呀!我不干了。”
工头讶异地说:“你急什么呢!我一直在找水管的破裂处啊!”
工人的脸色缓和下来说:“原来如此,你何不早说呢!”他拿起圆锹,继续地工作。
对啊!工头何不在一开始,就把挖洞的目标告诉工人呢?做任何工作,首要之事就是工作目标要明确。
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工作目标,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是不是有了工作目标就会成功呢?
工作成功最大的阻碍,就在放弃。有人问投资专家巴菲特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选定一件工作,就咬住不放。世界上成功的人,不是那些脑筋好的人,而是对一个工作目标咬住不放的人。”
巴菲特的话中谈到了两件事,其一是选定一个工作目标,其二是咬住工作不放。
巴菲特说:“初入公司的员工踏入到公司的工作圈中,只要你努力学,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领,而三年有成。”这句话主要在勉励员工,至少要三年咬定一个工作目标不放,全力以赴,才会有成。
目前许多刚到公司的年轻职员,胸怀大志,自信满满,也勤奋努力,但稍遇挫折就放弃了。爱迪生说过,全世界的失败,有百分之七十五只要继续下去,原都可成功;成功最大的阻碍,就在放弃。所以,不论就业或创业,在选定一个工作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愈挫愈奋,咬住不放。人生就像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阶,终必抵达山顶。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