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活不在于完美(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完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追求完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我们都在心中塑造一个完美形象作为外界事物的参照,虽然每个人对完美的定义不同,但那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梦想,而美梦成真不是总能实现的。
但是生活中却有不少人要求自己只能第一不能第二,只能金榜提名不能名落孙山,只能自己出类拔萃,不能甘拜下风。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苛求,它看上去会象一朵花,但却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而且十分耗费生命的资源。
完美主义为什么总有其表演的舞台和市场呢?其存在的客观理据是:对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如果他们想上蓝天却又怯于飞翔,想采硕果却又惰于耕作,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象完美主义那样使他们既无须行动,又能自慰于精神上的虚假繁荣呢?
然而,画在墙上的画可能会很漂亮,作为艺术品,当然可以画在墙上,我们也可以欣赏,但不要以为我们生活和人生会真的像画一样,甚至我们自己也真的能走进画中,做一个画中人。
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所说的: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万人仰慕的完美女性进行虚拟性交,但是再逼真的虚拟性交,也不能代替真的性交所能带来的震颤。
再甜美的瓜果,它的瓜蒂也是苦的。
完美不应是对现实和自我的苛求,而应是一个过程。
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度,越过这个度就会发生质变,就像水越过100℃就会变成汽,到了0℃会变成冰一样,对完美的追求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成为一个不完美的脆弱蛋壳,不论从其外形看上去有多么诱人,都经不起生活中的轻轻一击。
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空余时间、更多的自由,或仅仅为了得到更多的帮助,那就要承认,这个世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并不是按照哪一个的意志在运转,一些事情并不一定非照某人喜欢的方式去办不可。
有这样一位冰雪一样美丽聪明的女孩儿,从少女时代起,就拒男孩以千里之外。虽然追求者如过江之鲫,但她一律冷眼向洋。因为她始终觉得世上好男人绝无仅有,对于凡夫俗子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她只希望冥冥中有那么一个十全十美的优秀男人在等着她。
一年两年过去了,追求的男孩儿纷纷知难而退。这是个现实的世界,有什么东西值得用几年的时间去守呢?
随着韶华渐逝,年过三十仍待字闺中的她在为男人的不能长情而叹息的同时,经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世界好男人是死绝了。
《淮南子》说:“等有腰袅、飞兔这样的骏马才驾车,那世上就没车可乘;等有西施、洛神这样的美女才纳妃,那终身别想成家。”只有不苛求事物的完美,才能脚踏实地地生活。
有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写到关键处就卡壳儿,写别的更高难论文却易如反掌,甚至帮助好几位师弟有效解决了各自博士论文的难点。
心理分析才发现,所谓论文写到关键之处就卡壳儿,乃是因为这位博士生的心底深处隐藏着超过导师,甚至超越全国范围内这一领域权威的潜意识。当理性的光辉照亮其潜意识阴影时,他不再现苛求论文完美,论文反而卓越完成。
完美主义的背后定有某种深刻的生活背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会把雄鹰变成笨鸡,会把巨龙变成蚯蚓。如果真想有出息,我们必须放弃完美主义的苛求,选择一件值得的事踏踏实实做,象农民耕田,也想蜜蜂酿蜜一样做下去。
我们崇尚这样的谚语: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强,但是如果把所有找上门来的东西都用完美的标准去咬着牙完成,那么这些东西会变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也许我们开始会以为这样的负担是对我们的锻炼而有益,以为它是一颗美人痣,到了后来它就成为了我们脚下的泡,磨得我们生疼,便中了古语说的那样:过犹不及,我们的心理即使是一根坚硬的钢条,也会渐渐承受不了。
打一个比喻,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这口号没有错,但是有的运动员为了快了更快、高了更高、强上加强,追求一种超越一切的完美,最后不惜服用违禁药品,就和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结果只能是毁了当初完美这个美好的愿望,也毁了自己。
更高更快更强!没错,但那只能是一句口号,什么事情都会有极限的,挑战极限,就是和客观规律过不去,也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服用违禁药品而毁灭自己的运动员,其实和我们由于过度追求完美而造成的心理疾病是一个道理,这使他们走得更远。
倘完美主义又来诱惑我们,不妨做为一种幻想式的休闲,梦想一下未来。但一旦走在路上,就要目不斜视。倘若用完美来苛求能于事有补,我现在就发誓加入完美主义空想俱乐部。
如果说愚蠢者的快乐在近乎完美的远方,智者的快乐就在脚底下的泥土中。
当A弦断了以后
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并非是拥有别人所不及的天赋。他们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善于把不完美的一切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而已,尽可能地实现圆满。
有一次,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一次音乐会。在饱含深情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崩断了。
一般来说,演奏者在这种情况下会停下来,换一把提琴再演奏。如果不巧找不到另外一把适用的小提琴的话,这支曲子也就只好到此为止了。
但是欧利•布尔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才:他用剩下的另外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
这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教我们如何直面生命中的不足与缺憾:如果小提琴的A弦断了,就在其它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任何人都有自己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但是区别在于,能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不足,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利用剩下的三根琴弦。
在我国北方,农民为了提高枣树的坐果率,每年七月十五就会用刀把枣树的树皮环切割掉一圈,截断其营养向下运输通道。这种方法的学名叫“开甲”,北方方言叫片树。《齐民要求•神枣篇》中说:不斧则华而不实,即为所指。
有人为了观察枣树作品的愈合过程,作了一个试验。把一棵枣树切了半圈,另一棵环切一整圈。然后剪了两条布将伤口包扎起来。
半个月后,观察者解开纱布观察刀口,发现在半圈的刀口上,从两端的下向中间深出了窄窄的两条皮下组织,而环切的伤口上,新皮已经覆盖了整个创面,挤得疙疙瘩瘩结实结实。
从枣树的自我愈合情况中,我们难道不能发现大自然对于缺陷的态度吗?
有一位外科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连串奇怪现象: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般地增大,好像是努力应付心脏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若摘去了左肾,那么他右肾的生命力往往十分强盛。另外,在眼睛、肺等手术中,都是如此。
于是,医生对此深入研究,并从病理学范围扩展到心理学方面。他对一所美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十分之七视力不好,他又调查了100位拥有财富1000万以上的人士,结果表明他们70%以上的出身贫寒。
这种现象曾让医生困惑不解。但在研究贝多芬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微妙。贝多芬的听觉从小就存在问题,20岁开始影响正常生活,28岁已聋得十分厉害了,但他从小就喜欢上音乐,创作力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听觉慢慢丧失的时候。听觉全部丧失的时候,他接连写出了《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五交响曲》……
同样的道理,约翰•密尔顿在44岁时失明了,可是16年后,他写出了不朽的经典巨著《失乐园》。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既是盲人又耳朵聋,却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感动全世界的文字,让所有的人都为其生命力和才华而感叹。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39岁时下肢瘫痪,然而他却成为美国最受爱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并且史无前例地当选了4次美国总统。
这位医生经研究认为,一个人一旦躯体上有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能与心理。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只要没有被弱点彻底击溃,那么这些弱点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有时候,缺陷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倒霉的事,它可能是造就我们的一个东西。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不到渴望得到的一些东西是幸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过去总给人美好的回忆,未来也留给人许多斑斓的遐想。可有时现实的不完美总是那么令人难堪。我们不安于现状,却又不知该怎样改变现状。
平均算下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大概只有百分之九十的部分还不错,只有百分之十不太好。如果我们要快乐,就要多想想百分之九十的好,而不去理会百分之十的不好。
我们常常会面临自己无法控制的缺陷。对于这种情形,最为极为乐观的解决办法是:承认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可以逃避得掉。人没有任何短处,也必然没有长处。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有深谷才有险峰,优点越侦察出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
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人物都难说完美,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
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学着去应付缺陷带㶨来的问题,并且不必为此而烦恼。我们要意识到,烦恼比缺陷本身对我们更有害。如果我们能把用来烦恼的一半时间和精力,改为用来解决由此带来的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有烦恼。我们会发现,原来以前的生活中,我们只学会了为问题而烦恼,而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来改变心情,有时也需要改变心情来适应生活。山顶山脚,城内城外,没有完美的情境,只有力求自我的完善,让我们对自己的缺陷一笑置之,在不完美中发光
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个人的小提琴都是不完整,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奏出生命的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