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2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这一原则后来曾经为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深入论证。
在经常学领域,有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家在进行分析论述时,习惯性地把人假设为以绝对理性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进行活动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这种假设在刚刚出现的时候,也不失为一个很了不起的创造,因为它简化了不同人性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减少了经济模型中的不确定因素,为许多重要理论突破提供了基础。
从这一前提出发,管理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对最优化结果的探索。如果说以前人们就象第一位弟子一样,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会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因而丧失采摘更大麦穗机会的话,那么,对最优化结果的追寻,则将这种不理性的管理转上了理性管理的轨道,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但是事实上,正如第二位弟子一路寻找最大的麦穗最后却一无所得一样,在管理过程中要找到真正的最优结果无法做不到的。如果企图找个最好的,那么不但最好的找不到,也许次好的也找不到。
最优化原则忽略了人性和环境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用理性作为管理与选择的准则。我们可以说,最优化原则本身就是一个结果与前提的悖论。
要实现绝对理性就要有三个前提:
1.决策者得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要无所不知。
2.决策者要有无限的估量能力;
3.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
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由于得在认识能力以及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者能够拥有足够的条件,完全满足这些前提。
换句话来说,就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一样,同样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的最优化决策。
反之,如果能够满足于找一个好的,也许在找好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个最好的。就象第三位弟子那样,虽然知道自己的采摘的可能不是最大的麦穗,但是综合权衡外界的信息,排列组合出各种可能性以后,明白自己可能面临的损失会比机遇更大,因此宁可采摘一个最能使自己满意的麦穗。
这种思想看上去似乎比”最优化原则“等而下之,实际上却是最接近于管理实践的一种思路。
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麦穗思想“。西方管理学家曾经提出所谓”管理人“的思想,意思大体与此相似。
用现实的”满意“来代替以”最优化“为行动原则,要求我们在生活的管理中不必考虑所有复杂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在”想得到的“与”能得到的“之间进行一个综合的权衡与评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按照苏格拉底的”麦穗思想“,一个公司在管理中不能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首要的目标,而应全面考虑生产目标、库存目标、销售目标、收益目标等,制定一个可行的”满意目标“。
2000年以来,有多少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公司折戟沉沙,它们的高管痛定思痛,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承认了当初片面追求高利润的愚蠢。或许,这可以算作是”麦穗思想“的反证吧。
影子公司的教训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