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1章 掌握分寸的智谋(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懂得做正确的事,要比懂得正确地做事重要得多。
有分寸方圆自在
处世之道,以中为度,不即不离,中和为福,偏激为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处理事情的分寸,才能方圆自在,游刃有余。
把握分寸就是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讲求平衡。平衡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倡平衡,就是把握不同的几个方面的平衡,失去平衡,过分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矛盾就会激化,就会出毛病。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当然可以。但极端到底,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
每一种力量都像弹簧一样,压的力量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就是破坏了事物内在的平衡吗?
北宋时,掌握护卫京城重任的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旻,遵照圣旨训练士兵,但他对士兵太过严厉残酷,结果激起士兵哗变。哗变平息以后,皇上召集大臣们商议处理此事。
有人主张马上撤换张旻以平息众怒,也有人主张把所有参与哗变的士兵全部抓起来。但王旦对以上两种意见都不赞同,他说:“如果处罚张旻,那么将帅以后还怎么服众?但马上就捕捉谋划哗变的人,那么整个京城都会震惊。陛下几次都想任用张旻为枢密,现在如果提拔任用,使他解除了兵权,反叛他的人们自当安心了啊。”
皇上一边点头一边对左右赞叹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不愧是当宰相的奇才呀!”
任何问题都有其细微深奥的地方,如果不能把握分寸,企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一竿子插到底,往往会使别人产生逆反心理,进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反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明朝周之屏在南粤做官时,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下令全国清查土地,对耕地进行重新丈量。当时的官员认为瑶族、侗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他们的耕地朝廷一向不过问,无法进行丈量。
前来朝见天子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官员们,也在朝廷上提出同样的意见。宰相张居正厉声说:“你们只管丈量。”
周之屏领会了他的意图,行了礼便出去了。其它人还在窃窃私语,不肯离开。
张居正只好笑着对他们说:“刚才离开的人是理解了我的意图的人。”
大家出来后问周之屏,张居正的话究意是什么意思。周之屏说:“宰相正想通过丈量土地,统一法度,来治国齐天下,他考虑的是全国这个全局,难道肯明确地提出什么‘某某田不能丈量’这类的意见吗?我们下属官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嘛!”
大家这才真正领会了张居正的意思。
操守情面的分寸
曹操在官渡召请华歆出山,华歆的亲戚朋友来相送的有一千多人,赠送的礼品有数千种。华歆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但他悄悄地在各人送的东西上面题上姓名标记。
到了临走那天,他告诉众人说:“我本来没有拒收你们礼物的意思,不想大家所送的东西太多了。而我只有一辆车,要走很远的路,如今天下兵连祸结,我恐怕带着大量的财物遭到不测。所以好意我心领了,礼物请各位收回。”
于是将大家的馈赠一一奉还。众人都十分佩服他的德行。
我国是“礼仪之邦”,互相之间送礼是常事,如果一开始就坚决不收,就会伤了大家的心,被人认为是不讲情面。如果收下以后,就会有人以此相求,甚至被认为是贪图小利之人。而华歆的做法可以说是既不拂他人好意,不伤情面,又避免嫌疑,保全自己的名节,其中的分寸是掌握得很好的。
宋朝韩雍驻守南方边境时,有个当地的头领准备了酒宴进献给他。酒菜用一个大盒子装上,还把一个美女藏在另一个盒子里,直接进献到韩公所住的寝帐中。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