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分数:依然重要的砝码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于199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刚上大学那会儿,过于迷信能力。
这并不能完全的怪我,因为这个世界充斥了太多的关于能力超群的神话。比尔·盖茨不是没 有上完大学,结果成了亿万首富吗?李嘉诚不是中学没毕业就成了华人首富吗?同样是人, 我为什么不行?是啊,年轻不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年龄不就是资本吗,我为什么不行? 而且,上高中的时候,身边的同龄人不都是很鄙视高分低能的人吗?分、分、分,不就是用 来跨过高考独木桥的敲门砖吗?我已经跨过了,发誓不再需要这个拐杖……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不知你是否也这样心高气傲过?起码我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想 ,并这样实践的,在学校中悠哉游哉,逍遥度日,好吃懒做,极度惬意。然而,这样的好日 子只过了两年。
那时候网络还没有开始普及,QQ和MSN这样便利和精彩的聊天工具,还不知存在于未来 哪个天才的脑袋之中,这从技术上使我避免了成为一个网上聊天狂。但是,当时我正忙着为 成为未来的比尔·盖茨般的人物而苦学电脑,忘记了自己本是个干文科的料,对数学缺乏天 赋,也基本不通。学来学去,我学会了DOS(WINDOWS之前,微软推出的PC机操 作系统?雪和一些日常的应用软件(现已全部过时),拷贝了一大堆游戏和工具软件,成了 我们班的计算机课代表和所谓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高手”,还有一项“成就”就是练会了 盲打(这是惟一对我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的计算机技能)。我沾沾自喜,因为我认 准了计算机就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和新富豪层出不穷的池塘。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是我 却没有想清楚,人类之大潮流,并不一定就是你的主流。此外我的时间,则忙着读书和花前 月下谈恋爱,从不过于为考试成绩介怀,准确地说,我只担心能不能及格——“60分及格 ,70分浪费”,这是多么嘹亮和激动人心的口号。更何况,广播学院号称京城的贵族子弟 学院之一,师出名人无数,什么敬一丹、白岩松……每天在电视上露脸的师兄、师姐数不胜 数,老师们不是也说,在1987年以前,广播学院出来的学生连中央电视台都不愿意去吗 ?就算现在不如往昔,毕业混个省级电视台估计也不成问题——哈哈哈哈,人在一个高度趋 同的环境中是很容易滋生幻想的,而从来大话最迷人。未来真是美好,也许我能成为一个大 人物,我在美丽的校园中浮想联翩,美梦连连,雄心壮志,豪语惊人。(时光到了1997 年,我们那一届真实的分配情况是,我大学时代最好的一个朋友,最后分到了唐山一个地区 不知是几级台的有线电视台。他后来又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忍耐,最后报考了广播学院的研 究生。而我则挤进了“人肉市场”,拼命搏杀,左右突围。)
今天,回首当时的年少轻狂,我只能由衷地感到浅薄和脸红,虽然这种浅薄是年幼所必然带 来的无知,也是急功近利的环境所必然产生的浮躁。然而,更根本的原因乃是因为我个人的 阅历与眼界的局限,那时我还不可能对社会有着任何深刻的认识,或许所有的大学生一开始 都难免眼高于顶。
几年之后,当我阅读到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的时候,书中的这段话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脑子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过伦勃朗、贝多芬、但丁和拿破 仑,那你不是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吗?”
是的,狂妄与理想绝不相同,更与雄心壮志无关。虽然有的时候理想主义者也会口出狂语, 但是会叫的并不都是凤凰。理想意味着信仰,而狂妄只意味着无知。而显然那时我除了对社 会潮流的望风捕影之外,没有任何真正的信仰,所以,狂妄的情绪经不住现实的敲打,它很 快就垮了——我去见识了一次招聘会,回来之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
我无法回忆起那次招聘会的具体情形,但是我记得回来后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你必 须先要得到工作机会,然后才会有机会去展现你的能力。因为人的能力往往是需要一个漫长 的时间过程才能证明。但是,一个用人单位每天都要面对无数大同小异的简历,它根本没有 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分辨每一个应聘者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利用短短的一面之缘去打动用人单 位的心,你就根本不会有机会和时间再去证实自己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分数是惟一看起来 比较客观和公允的标准。我开始放下膨胀的轻飘飘的自我,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
大约在大二下半年,我开始为分数奋斗了。终于得到了一次三等奖学金,两次三好学生,并 在毕业的时候,成为班级里总评总分排在男生前三名的学生。
直至今日,我依然承认那只是一种手段,但是,却是我面对现实所做的重要的调整和选择。
亲爱的学弟学妹,请记住:如果你还有时间,请一定要抓紧你的分数,在今日中国的现实世 界中,成绩和分数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如果你已没有时间去赢得很好的总评分数, 也不必过于烦恼。它很重要,却不是惟一重要的。
2.窗户纸不捅不破:所谓贵人相助,其实往往就是一句话
在我流连于学校计算机房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贵人,当时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一点 。
一次偶然的机会(好像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碰到了一个技术性的难题,于是向周围的人 请教),我认识了一个在旁边上机的高我几届的师兄,他并不是我的同门师长,而是管理科 学系的高手——他叫田剑云。我当时对他的崇拜单纯而简单,就是一个菜鸟对于一个真正的 计算机高手的敬仰,知识在他的手中散发着魅力,我就看他特别顺眼。而他也确有大哥的风 范,经常指点我,不厌其烦。毕业后,他分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为重要的是,他无意 中的一番话对我日后的求职和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约是在我大三暑假实习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拿着一份简历诚惶诚恐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当时还在复兴路老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大楼里办公)去投石问路的时候,田剑云接待了我 ,他拿到了我只有一两页纸的简历后,不由眉头一皱:“怎么这么薄?”他拿手一比画,“ 我们单位每天都能收到一沓子一沓子的求职简历,这种一两页纸的简历根本就没有人看。” 我一看他的手势,心头就凉下半截,他接着说,“你不是以前发表过一些文章吗?全都复印 下来,装订到一起,能放上去的资料和证书全都要放上去,别管有没有人看……等重新做好 了再把简历拿给我。”
虽然,最终我没有能够去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过,田师兄的一番教导,还是使我茅塞顿 开。简而概之,就是“简历一定要厚,证书一定要多”。难以置信的是,这条简单而淳朴的 法则,竟然真的帮我敲开了职业的大门,虽然那是后话。(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每个用 人单位对简历的标准和认识是不一样的,这一招如果是去应聘外企,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 外企的简历自有一套标准的模式。)
听了田师兄的高论之后,我回到学校开始秣马厉兵,准备弹药。每天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能 再给我的简历增加一点料。我那时已经在一些报纸发表了一点文章,有了一些社会实践的经 验,取得了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证书,几届学校学生会的干部证书。有了非计算机专业的等级 证书,成为了预备党员,后来又通过了国家和北京市的公务员资格考试,我还去考了一个驾 照(虽然几乎是四年之后,它才发挥上用处)。
最后,我把它们一古脑儿地复印下来,充塞进我的简历之中,是的,现在,简历看起来足够 厚了,我要用它去敲门了。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并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倡导者,而从某种程度而言,简历的内容实际 上是一个人四年大学生活积累下来的总结,因此,这个积累越早开始就越好。然而,如果你 已经来不及从头积累了,那你就得想点出奇制胜的点子。
3.包装:写简历如同嫁女儿
一般人在路上看到新娘子,总是忍不住停下来想去看看她的脸,但却通常会忽略了伴娘的长 相。这就是包装的重要性。
田师兄让我把简历做厚,实际上也是提醒我注意对简历的包装,用今日的企业术语来说,就 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啊。
你的简历,必须要做得合乎规范,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必须要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有些学生写简历的时候,很喜欢写上这一句:“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给您十分的惊喜。” 我得承认,第一个在简历上这么写的是个天才,第二个这么写的就是蠢才(不用等到第三个 了),因为这等于在说明你对自己说出来的话缺乏思考。你不妨想一下,当招聘人员看到十 份、甚至几十份的大学生求职简历上都有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他会不会觉得是句套话(虽然 你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他会是什么感觉?(不要问我如何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自荐句子, 你得自己动脑筋去想适合自己的那一句,再精彩的语言一旦被无限复制,马上又沦为俗套。 )
2001年底左右,当我作为中华传媒网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受四川电视台广告部委托,作 为考官,为其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在众多的应聘简历之中,有一份简历脱颖而出,吸引了 我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曾经在《电脑报》工作过,具有一定职业经历的应聘者。他的简历做得非常有经验 ,虽然只有几页纸,但整个简历显得整洁而有条理,让人赏心悦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之处 ,他在自己的每一段职业资历和主要工作内容的描述之后,都加上了一段概括性的总结,并 以一种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
老实说,当我看到了太多大同小异的简历之后,已经没有耐心再去细致地读每一个应聘者的 职业经历(潜意识中,也许考官们还在想,今天中午要吃什么饭?什么时候能够休息……) ,而他的简历,则使我在最短的时间,抓住了他要传递和表达的扼要。我觉得读起来非常的 舒服,因为最起码,这个应聘者,他在为我的工作着想。自然而然,我给了他更多的机会。 虽然,他最后没有入选(他在回答一些重要管理问题时所表现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与他所期 待的职位不符),但是,他的简历却出色地完成了敲门的使命——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表达 和说服的机会。
当我注意到今日的毕业生,开始用越来越多的金钱来武装自己的简历,而现代化的手段也提 供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和表达的方式(甚至用上VCD等等)的时候,我依然愿意提起这个故 事,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应聘者能够切实地为招聘者的工作便利着想,那么他/她就有可能赢 得更多的机会。
然而,作为一个曾经的企业的招聘者,我同时要提醒各位的是,简历的包装非常重要,但却 不能过于花哨,毕竟新娘子娶回家是要过日子的,员工雇进来是要帮企业创造价值的。没有 哪个老板愿意要一个徒有其表的瓶子。而信息的准确传递,以及让人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 你的优势,才是简历的基本使命。因此,不要用太多花哨的形容词,你只需要用最简洁的语 言叙述事实,以及具体取得的成绩。
特别要提醒的是,你绝对不能编造或者夸大自己的简历,也不要低估招聘人员的智力和水平 ,对于任何单位来说,伪造简历都是“杀无赦”的天条。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位平时为人还不 错的同事,因为简历被查出有不实之处,而被单位毫不留情地开除。
请记住:好的简历,意味着整洁、恰当、准确地传递你想传递的信息,并且与众不同。然而 比形式上的与众不同更加重要的是简历的内容。
如何通过简历把你的优点和优势放大、放大、再放大,而又避免华而不实之感,你需要动点 脑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