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战国时代齐国有名的说客淳于髡有一年游历魏国,有人劝他去参见魏惠王。这时淳于髡的博学和善辩才能已经是众人皆知的,惠王也早有所闻,所以淳于髡便充满希望地来见魏惠王。
淳于髡到了惠王面前,一直默默无语,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惠王心想,也许淳于髡对左右的近臣有所顾虑,所以他决定明天再设宴请淳于髡,并让左右近臣退了,以便有—个单独谈话的机会。
不料第二次会面时,淳于髡仍然沉默不语。惠王心中非常失望,心想:“这个家伙哪算得上什么辩士,只不过是个傻瓜而已。”
于是,惠王就责难推荐的人:“你不是称赞那家伙才能比得上管仲、晏婴吗?可是当我召见他时,他却一言不发。是蔑视我呢?还是有别的什么理由?若查不出原因,我就要重重地处罚你!”
淳于髡听到了,这才辩解说:“我第一次参见惠王时,他一心想着‘马’的事情;第二次参见时,他心里又一直被音乐萦绕着,所以我故意一句话也不说。”
当这位推荐人把淳于髡这番话转禀惠王时,惠王大为吃惊,说:“哦!淳于髡果然名不虚传。我第一次召见他时,刚好有人送上名马来;第二次,当我正想去听歌妓唱歌时,淳于髡刚好又到了,我表面上退下左右想和淳于髡单独见面,可是我的心却已在骏马和歌妓上了。”
由于魏王的心不在焉,使得淳于髡无法得到一种有助于交谈的有利气氛。所以两次接见,淳于髡只能以沉默相待。
不久,惠王第三次召见淳于髡,这次当然是倾心以听了。于是淳于髡便使出浑身解数,陪着惠王谈了三天三夜,讲的人滔滔不绝,听的人也津津有味。结果惠王对淳于髡非常倾倒,以宰相的高位重用他,但淳于髡婉言谢绝了,只是收下礼品又回到齐国去了。
《史记》中描写淳于髡是“承意观色为务”,指的是他很善于透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态度来揣摩对方的心理状态,既然他有这种特长,便不难看出惠王心不在焉了。
谈话的对象往往是敏感的。他们希望被人了解,而不希望受到支配或催促,因此求人时你必须从容行事并设法了解对方。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性,他们的情绪可能早晚不同,所以你对对方的情绪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某些嗜好(例如洁癖),你应避免侵犯他们。只要你稍微细心观察对方的穿着打扮、他办公室的陈列摆设,你便可知一二。譬如当你在求人、找人时踏入对方的办公室,看遍每一角落也见不到烟灰缸,你应警觉到抽烟是不受欢迎的。
了解对方的真正需要有助于调整自己的策略。求人成事时,无论对方是个人或团体,都应弄清楚对方的来龙去脉。要达到最终目的,第一步应做的是认识对方的观点及所处的立场,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
我们经常以自己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忽略了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经验,我们认定自己所走的生活轨迹是世上惟一的。因此如要了解对手的思想、立场、需要,从而判断出对方会采取的行动,就必须“进入”对方的世界中,设法理解他们的态度、感情与信念。这样不但能获知对方隐瞒的条件及问题,也能了解他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