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阳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马克·吐温
恩格斯说得好:“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中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当世界还处于蛮荒时代时,中国的“农耕文明”已发展到陶然而辉煌的极致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美结合使泱泱大国的雄风雄踞于天下长达10个世纪。难怪西方人仅凭看过罗林·夏伯林的《登临中国西部的阿尔卑斯山》以及约瑟夫·比奇的《东方伊甸园——中国西部》,就会跨越千山万水来中国寻找人间的天堂——东方伊甸园。
中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们不仅拥有地球文明的结晶——长城,我们也拥有超越罗马圣殿的建筑——故宫,这些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中国人以特有线条与色彩向世界讲述了我们的宇宙观和审美论。
从先秦到明清,我们先辈以独具的慧眼、全新视角、通透的洞察力,给我们留下了可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的《诗经》与《神话》,给我们留下了从《离骚》到《清明上河图》、从《地动仪》到《九章算术》、从《天工开物》到《水经注》等大量人类文化的丰厚遗产。
“农耕文明”以它开放的眼光走向了世界,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了百川,以巨大的创造构建了自己的辉煌。
当“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而到达西域时,“太阳”的光亮第一次到达了里海,连罗马教皇都以为“上帝特别宠爱东方”;
当1433年郑和的庞大舰队经南亚而驶入阿拉伯半岛的东海岸时,“太阳”的光亮真正烛照了蛮荒而黑暗的西域。时至今日,我们在美国作家雷瓦西的《当中国称霸海上》中看到,在肯尼亚的拉穆群岛,还散落着我们捎去的文明:自称为中国人后裔的“上家人”还精心保存着祖先当时的礼物——刻有双龙的陶罐。
华夏的文明与太阳的光辉一样灿烂。
历史的折皱
当古老黄河在神州大地转弯的时候,当我们的皇帝真以为“四海归顺,天朝永寿”时,当我们的皇帝真以为“皇恩浩荡,荫蔽蛮夷之邦”时,我们自己就违背了被称为“大道之源”与“五经之首”的《周易》的告诫:“居安”忘了“思危”,“备物”而不“致用”。“华夏中心”的陶然自乐,使我们从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上都患上了“盲人心态症”。
当1840年英国远征军的大炮敲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之后,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折皱”里,有着我们民族深深的叹息:
距中英《南京条约》十二年后,英国人仅仅凭借5600人的军队打进了广州,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了“国中之国”。两年后,在《天津条约》里规定,外国人可以制定或修改我们的税制;
距《南京条约》十四年后,沙俄的穆拉维夫将军率领的军队就逼近了瑷珲城,从此,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就划归了沙俄;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倾刻间化为灰烬,至今仍斜躺着断壁残垣。
中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从此,穷困与我们相依相伴。在我们“母亲”贫瘠的身躯上插入了无数根吸血管,我们民族的鲜血源源不断地涌入了列强的腰包。
能不穷吗?
自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间,西洋和东洋的鬼子们从我们的口袋里掠夺了一千亿两白银。即使今天,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看,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马关条约》为例,此条约规定,中国付给日本的所谓“战争赔款”竟达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这2.3亿两白银是当年日本国库收入的4.5倍。
能不穷吗?
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旧中国留给共产党的遗产是:六亿张吃饭的嘴和满目荒凉的河山。
当我们在“历史的折皱”里重新寻找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秘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着华夏文明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既不像“玛雅文明”那么脆弱,也不像“两河文明”那么短暂。在当今世界,绵延五千年而“一统天下”者,非我莫属。
秘密在哪里?
民族魂
一个伟大的民族定有伟大的人民。
下面摘录的是一个记者的真实报告,读完以后,你自然会理解:为什么我们民族能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什么能“一统”于泱泱大国之中?为什么拳拳之心能“根”于故土?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用生命支撑了生活的希望。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2秒,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度,北纬39.4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区烈度11度。仅仅几秒钟后,唐山夷墟,65万多间民用建筑倒塌或受到严重破坏,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地震发生后,10万救灾部队和1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迅速涌向唐山。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以历史的使命感,支撑了伟大的中华魂。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建国以来最大的森林火灾。大火面积101公顷,烧毁存材95.5万立方米,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公斤,桥涵67座,铁路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房屋61.4万平方米。5万多人无家可归,2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人民币。6月4日,森林大火全部被扑灭,共有58800名军民投入到扑火战斗中。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国人以崇高人品,拯救了世界。
1999年11月24日下午4时40分,从烟台开往大连的“大舜”号混装船,在烟台附近海域翻沉,船上302名旅客和船员中,除22人被救生还外,其余280人全部遇难。海难发生后,国务院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山东省、烟台市、北海舰队、济南军区共出动数千人,动用各种船只17艘进行海上搜救,沿海16个村5000多村民也参与了救援。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让我们发现中国人最闪亮的一面:帮助弱者,关爱他人,舍己救人,舍身取义。
五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种种美德,已经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也使得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之后仍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让生命闪耀出中华民族的光芒!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国人以伟大的凝聚力让世界感到震惊,这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衍生息而壮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民族以超人的气魄和勇气重写了《正气歌》,回答了历史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华民族正是凭着“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纵贯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