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创全球样板工厂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99年底,蒙牛总部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底,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002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均定位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其中三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放置生产线数量最多、日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
2001年下半年,蒙牛管理层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之行,是诞生全球样板工厂的一个导火索。考察团队由六人组成:蒙牛公司牛根生、卢俊、杨文俊、邓九强,和林县委书记吕慧生,利乐公司刘燕。
在新西兰,管理层清晰地看到:是乳业支撑了这个国家。这更加坚定了2001年6月他们提出的建设“中国乳都”的决心。于是,一个新的创意产生了:把由呼和浩特通向盛乐经济园区的209国道两侧,变成一望无垠的“人工草原”。车行三四十公里,如同奔驰在草地上,尽领草原风光。在看到日处理3000吨牛奶的加工厂时,杨文俊慨叹:“我一生从事乳业都没有尽头,我们的距离太大了!”澳新之行后,蒙牛初步定下了建设“千吨工厂”的思路。
这在中国乳业中是史无前例的。做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如果实施得不好,就会造成浪费。最初的方案非常繁杂,主调是:白奶与酸奶“一个都不能少”。利乐公司的刘燕力主专攻白奶,放弃酸奶。她的观点是:酸奶永远需要靠近市场,白奶永远需要靠近奶源——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是,有时候,工程设计者会“忘了根”。
几经讨论,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后发国家要学先发国家,大家就决定去看看人家的实践。2002年初,选择参观了泰国第一大工厂,其为600吨规模。看完后,2月份,开了一个历史性的会。会上,牛根生请刘燕发表意见,最后他作了评论。这样,最终方案就把所有酸奶都排除出去,定位于液体奶,同时,在“千吨工厂”思路的基础上又明确了一条:我们要建的是“全球样板工厂”。
2月修改方案,3月份招标,5月份开工。7个月,如此之短,完成如此大工程,创造了全球纪录。2002年12月,蒙牛和林格尔生产基地“三期工程”落成投产,其建设参数和技术参数荣膺多项“第一”称号,如,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车间,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完成),拥有全国乳品行业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立体智能仓库。因此,其被全球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
在气魄宏伟的大型智能化仓库前,牛根生自豪地告诉利乐首席执行官耐克•谢雷伯尔(NickShreiber):“这个仓库有18000多个仓位,可容纳14000吨牛奶,24小时智能化操控,不用人工。像这样的仓库,中国目前有五个,前四个都是放导弹的!”客人们闻言大笑。
吴邦国委员长对全球样板工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乳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水平。
关于企业家的素质,有所谓“三识三性”之说:胆识,学识,见识;理性,韧性,悟性。全球样板工厂的建设,无疑是一个起于“见识”、兴于“胆识”、成于“学识”的成功范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