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对这种伟大而复杂的艺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教育家早就有深邃的洞察与精辟的认识。孔子就讲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孩子小时养成的习性就跟天生的一样,不易改变和剔除。若这习性是好的,则孩子终身受益;若这习性是坏的,则孩子终身受害,祸己殃人。而养成习性的好与坏则主要取决于孩子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即所谓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则在孩子的这种早期性习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必须把对孩子的教育从自发提高到自觉的高度。英国17世纪大教育家洛克在其享有300年荣誉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也鲜明地指出:“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极小的,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改变。”
而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生最初的五六年,孩子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成人(主要是父母)的影响下,身心各方面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新生儿的体重约3千克左右,到6岁时差不多可以长到17.5千克到20千克,约增长六七倍;从身高上看,新生儿只有50厘米左右,到6岁时则要长到110厘米,增长两倍多;大脑的发育更是惊人,新生儿的脑重量37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30%。9个月时,可增加到900至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60%。到6岁时,脑重量发展到1250克,达到成人的90%,很接近成人的脑重量。由于身体各系统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与身体各系统迅速发展相适应,儿童的心智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明·布鲁姆通过研究认为,若以一个人在他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为100%的话,如果发育正常,那么4岁时的智力就已达到50%,到7岁就已达到80%。从7岁到17岁只获得了20%发展。这也就意谓着,80%的智力发展是要在7岁以前的家庭和学前教育环境中(在幼儿教育体制不充分不完备的我国,主要还是在家庭环境下)完成,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另据山东师范大学调查,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在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把孩子放在一个盛有沙土的布袋内,以沙代尿布,到时候只给换土,并不给任何教育和训练,这样一呆就是几年。这种早期失教的儿童平均智商是68,而那些非早期失教的儿童智商一般是88,相差20。为人父母者,万万不可以各种借口推卸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呀!身教与言教的悖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得最明显。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是自己,孩子是孩子。其实,怎样对待孩子,同时也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问题。在实施家庭教育的同时,家长要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家长要让孩子自信乐观,自己就要自信乐观,这样才能找到一种好的感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模仿”对象,一旦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某种习惯和处世态度,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声”作则与以身作则,其对孩子的影响大不一样。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坐在座位上的男孩欲起身给一位站立不稳、几乎要摔倒的老太太让座,谁料想孩子的母亲却站立一旁大声呵斥道:“让什么让,你老老实实地呆着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