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8)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和孩子说话要用爱的语言,要用跟客人或陌生人谈话的字眼,既不伤害感情,也不挑剔别人的行为。我们跟最亲爱的人谈话,当然应该用产生爱的语言,用减少争议而非打破愿望的语言,用令人生气勃勃而非挫人锐气的语言。
情绪不稳,感情用事
有的家长一心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不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感情用事,忽冷忽热。有时心情不好对孩子也没有好气,严厉无情。即使一点小事也大动干戈,兴师动众;有时心情好了对孩子和颜悦色,溺爱无比,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充分满足;有时又干涉不止,弄得孩子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夫妻爱吵架,经常拿孩子出气,这是最不可取的。时间一久,家长说什么孩子干脆都不认真听了。家长的威信没有了,教育孩子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有理智、讲方法。爱孩子要讲分寸,严厉也要有尺度。例如,教育孩子,当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时,就不应再批评或是惩罚他。
有个小孩,平时很调皮。一次,父母要打他时,他就流泪讨饶,当时父母却照打不误。后来,无论父母怎样打他,他也不哭不喊,连眼泪也不流一滴,只是铁青着脸,双目闪着怨恨的光,瞪着父母。
美国幼儿教育家麦恩说:“当孩子流泪——并非是由于害怕惩罚,而是悔悟的时候,就不该去责罚他了。”事实上,不少父母,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一旦孩子违反了自己的意愿,或是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便气往上升,即使此时孩子泪流满面,照样拳脚相加,没有半点宽容之意。当孩子明白,在父母面前自己那悔悟的眼泪是没有用的时候,也就不再流泪或讨饶,等着父母的棍棒,但是却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
丹麦童话家安徒生曾断言:“80%的罪犯来自那些缺少怜悯心的家庭!”一些父母总埋怨,“打也没用”、“越打越不听话”就是这个原因。培根说:“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情感当家”。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学会抓住教育时机去获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孩子流泪了就不该再打孩子,而应抓住这一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孩子管束自己。
感情用事还表现在家长在某些方面对孩子要求严格,某些方面却十分放松。一位美国学者评价说:“中国父母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时,往往不在乎关心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的困惑,他们的不安,却更关心他们的吃。”也许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把孩子变成“小胖子”的时候,孩子的心灵却是一片荒芜。一方面他们可以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给孩子买钢琴;另一方面,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拳脚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