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西游记》中有这么一段故事:唐三藏赴西天取经,一路惊涛骇浪。这一天,借住观音院。观音院的方丈觊觎唐三藏的宝贵袈裟,听了小和尚的建议,拟放火烧死唐三藏师徒。恰巧孙悟空未睡,眼看方丈已经动手点火,本欲怒打方丈,又担心师傅不明究竟,责怪他闹事,便将计就计,要让方丈自食其果,心中暗想:我来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让这帮和尚也住不成。孙悟空先用借来的“避火罩”罩住了唐三藏和白马,然后顺风吹火,整座观音院陷入一片火海,方丈与和尚们全部葬身火窟,化为灰烬。
孙悟空的顺风吹火,虽属小说虚构,却完全是“顺势而为”。顺手牵羊的策略核心,即在一个“顺”字。
顺,有时需要坐待,多半需要营造。五代末期的后周世宗柴荣,英年猝死,七岁的幼子嗣位,年轻的母后垂帘听政。朝中军阀、权臣环伺,像狼群一般盯着皇帝宝座。赵匡胤利用局势,先设计将忠于皇室的“殿前都检点”张永德斗垮,自己取而代之,掌握了优势的军权,等到契丹进犯之际,赵匡胤调集重兵,途经陈桥驿时,智囊赵普等人策动军士进行“兵变”,强将黄袍加身,宣言拥戴赵匡胤为天子。赵匡胤靠欺人孤儿寡母,夺得了江山。对他来说,那不是蓄意的,只不过是顺手而已——
“我无意偷羊,我只是捡到一条绳子,谁知绳子后面系着一头羊。”
顺,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秩序;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决心。顺手,是营造出来的。积极的人从乱中理出头绪,化逆为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诠释】
竞争对手出现极小的漏洞(隙,失策、疏忽、弱点),虽然微不足道,都是可乘之机,我方要见缝插针,加以利用;战场上出现极小的机会或利益,要尽力争取,不可小觑。此为《易经·丰卦、井卦》原理的运用。所谓“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移”是也。
敌人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在战术、战略的布署上,在指挥调度的运作上,必会产生不少疏失或漏洞,善加利用这些疏失或漏洞,可以不必战斗而有所斩获,是顺手牵羊之举。这种“见利不失”的做法,竞争双方都可以善加利用而获利。
春秋时代,息国国君息侯,拥有绝世美女息妫,蔡国国君蔡侯垂涎息妫的美色,趁息妫过境蔡国时,试图非礼。息侯大怒,请求楚文王出兵惩罚蔡侯,楚文王犹豫不决,息国使者献计说:楚国可对外宣称要攻打息国,届时息侯将向蔡侯求援,蔡侯一出兵,楚国即可找到伐蔡的借口。楚文王欣然应允,依计行事,顺手牵羊的逮捕了蔡侯。蔡侯当了俘虏,向好色的楚文王吹嘘息妫之美,楚文王心动不已,便以巡狩之名,出兵至息国,要求息侯报答他惩治色狼蔡侯的义举。他见猎心喜,设宴招待息侯,逼息侯让息妫出来陪酒,息侯感到为难,楚文王借口息侯不恭,强掳了息妫、灭了息国,又一次的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