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计杀鸡儆猴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杀一儆百”的驭众权术的战术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所谓“杀鸡儆猴”,即是“杀一儆百”,有威胁恫吓之意,这是权术,是驭众的手段。在意见纷纭,工作受到许多阻挠时,为使步骤划一,法令贯彻执行,非以严厉手段对付不可,此之所谓“不以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的解释。明太祖怒杀附马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欧阳伦被招为附马,与安庆公主结为百年之好。没想到欧阳伦做了附马后,便开始有些趾高气扬了,他并不把大明法律放在眼里,洪武末年,茶叶实行专卖,私人不得私下贩运茶叶,对违法和私卖茶叶的人一律严厉惩办。
然而,身为附马的欧阳伦却胆大妄为,自以为别人拿他无可奈何,便多次派人私运茶叶出境,凡所经过之处,地方大官也不敢查办他。他的家奴周保更是狗仗人势,横行霸道,动不动便让有司征用民车几十辆,为他贩运茶叶之用。他还经常打骂、侮辱巡检司的官吏,这些官吏实在忍无可忍了,便向皇上报告。
朱元璋(明太祖)听后大怒。洪武三十年(1397年)赐欧阳伦死,高皇后为他求情,朱元璋也不听。自欧阳伦被皇上亲手严惩后,朝廷的茶叶专卖法才得以顺利推行。
小破一营,纵横汉中
北魏高祖元宏率军南征,当时元英任梁汉别道都将,镇守西南边境。
高祖率部到达钟离(今安徽凤阳一带)后,想到国内兵力空虚,诏令元英提高警惕,严备敌人乘虚来犯。元英也知道,一国君主亲征,虽势倾东南,但汉中宿敌必蠢蠢欲动,便趁机进表言防守之计。他认为,“与其坐等敌人进攻,不如主动出击。”高祖觉得他言之有理,敕令依计而行。
元英挥师汉中,进驻沮水。南齐萧鸾部将萧懿遣尹绍祖、梁季群等引兵二万,分数处倚山建栅,隔水为营,以抗拒北魏军旅。齐军居高临下,占山据守,北魏众将都认为取之甚难,惟独元英自有卓见:“齐帅出身卑微,难以威临众人,下属眼中没有上司,则难令行禁止。假如我用精锐之师攻下敌军一座营寨,他们决不会因为唇亡齿寒而互相救援,这样,剩下的四营自然会分崩离散。”
于是,元英派精兵三面围攻一营,不出所料,齐军各营闭门自守,无人赴援。一营很快攻破,其余四营不战而溃。这样,梁季群被活捉,三千余人被斩首,七百余人被俘。自此,魏军势如破竹,齐军戍守白马的部队未经接战即连夜溃逃。南郑、汉川一带百姓对突然冒出来的魏军十分惊奇,以为来了神兵天将,相率归附。
施小惠的奇异效果
有一公司的刘老板,每逢节庆的日子,会收到堆积如山的礼物。由于馈赠者很多,送礼者的观念不一,礼品多有重复或不尽合适的现象。
然而,到年底时,刘老板收到一份礼物,却由其独特性,使久经世故的刘老板也不禁叫绝。
那个礼物就是,在美国掀起热潮的“田园布偶”。也不知是怎么弄到手的,送礼者居然直接把它邮寄给刘老板的女儿。
正因为那个礼物在当时来说是相当珍贵的东西,而且又是直接寄给刘老板的女儿(不是寄给刘老板转交),所以使刘老板强烈地感受到送礼者的无限诚意。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应某一家工厂之邀,前去演讲。演讲完毕后,负责接送讲师的一位职员,十分亲切地送他到车站。途中,心理学教授不经意地向那个职员提到自己母亲生病住院的事。
隔天,也不知是如何打听到的,承办那次演讲会的一位课长,居然跑到心理学教授母亲的病房,探病来了。这份突如其来的好意,使那位心理学教授既惊讶又感动。
从这两则事例就能明白,对方如果直接送礼物给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受礼者总是认为理所当然。有时候,甚至还会揣测对方有何居心而起了戒意。
然而,对方若不是针对你,而是对你的家人表示莫大的关切,你定会想:“他真是礼数周到”,那时候的感动远比对你好要来的深刻。这就应了“射将先射马”的道理。
别人厚待你亲人的行为,要比直接善待你本人来得更使你感动。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些企业,在招待交易对象(例如经销商、供应商)的时候,定会一并招待他们的夫人。因为,仅只招待本人,充其量只是正式交易上的往来而已,如果一并招待对方的夫人,就一举变成“非正式”的关系。
换言之,这是由“理”的境界走入“情”的境界。就少有机会出席这种特殊宴会的夫人而言,公司这份心意,自然使她们心存感激,而夫人这份感受必然也传给她的先生,使先生产生受恩深重的心情。以后即使那家公司偶而出难题给他,他也会全力配合的。
[计论]
自己的亲人受到超过自己受过的关照时,必定产生对方很关切他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