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雀鹰与金雕 残酷竞争中的大智慧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尽管动物“宝宝”外表单纯柔弱,但它们也会显露好战的本性。在动物“宝宝”憨态可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严酷的现实:如果学不会跑、飞、游、爬,它们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为了生存,“宝宝”必须在出生不久就要学会竞争,因为它们明白,适者才能生存。
在猛禽中,这一自然法则最明显的践行者就是雀鹰。食物对雀鹰雏鸟的存活率影响很大。食物丰富时,雏鸟也许可以全部存活;食物短缺时,雏鸟之间就要产生激烈的竞争,往往只有一两只最强壮的能勉强活下来,其他雏鸟不是受冻饿而死就是干脆被吃掉,这样保证了少数个体的存活。这乍看起来似乎是极端冷酷的自然法则,却包含着保卫生存和延续后代的最合理的核心。雀鹰雏鸟即便勉强活下来,仍有3/4的个体活不过周岁,它们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
还有就是金雕等大型猛禽。如果巢中食物不足,先孵出的个体较大的幼鸟常常会向后孵出的个体较小的幼鸟身上啄击,并将啄下的羽毛等吞食。如果缺食的时间不长,较小的幼鸟有避让能力,尚不致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亲鸟长时间不能带回食物,同胞相残则不可避免,较大的幼鸟就会把较小的幼鸟啄得混身是血,甚至啄死吃掉。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幼鸟20日龄前后,而且常常是有亲鸟在巢中守护的时候。
这种同胞骨肉自相残害的现象在大型猛禽的幼鸟中并不罕见,这也是它们依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进行的种内自我调节。因为猛禽捕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食物的来源往往呈周期性波动,当食物短缺时,如果不进行种内的调节,整个种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它们就是利用雏鸟出壳的先后所产生的身体发育上的差异,通过种内的调节,淘汰弱小的个体,保留强壮的个体,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使物种得以健康繁衍。可见,残忍也是有大智慧的。
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是激烈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竞争的意识,不能在现实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就不能幸免于残酷的不适者淘汰的规律。柯达的世界之路,就体现了企业竞争的严峻性和树立竞争意识的重要性。
1886年,乔治·伊斯曼研制出第一架自动照相机,并给它取名为“柯达”,柯达公司从此诞生。1966年,该公司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 财富 》杂志中排名第三十四位,纯利居第十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二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十大品牌中,柯达公司位居第四,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从20世纪50年代起,富士、樱花、爱克发等品牌纷纷崛起,不断向柯达发起猛烈的进攻。面对这些进攻,柯达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攻,才使得霸主宝座不致被人夺走。
富士一直是柯达最强劲的对手。在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正当柯达公司与奥委会筹备人员为赞助费讨价还价时,富士主动出击,积极申请参加赞助,甚至把赞助费由400万美元提高到700万美元,结果富士在奥运会上大出风头,销量激增,给柯达以重创。除此之外,在中国市场上,富士又抢先一步适应中国文化,在胶卷包装上印上中文说明和北京名胜天坛,这比包装上全是英文的柯达胶卷更能打动中国消费者。这些活动一度使柯达总是慢富士半个节拍,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面临竞争,柯达的做法之一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洛杉矶奥运会受挫后,柯达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入对方的虎穴一搏。1984年8月,柯达企划主管西格先生飞赴东京,研究如何在这块“拍照乐士”与富士争霸。当时,日本摄影用软片和相纸的市场规模高达22亿美元,而柯达只占其中的10%。其症结在于,柯达虽在日本做了4年生意,但从无长期经营规划。公司在日本既无直接销售网,也无生产据点,更无驻地经理,在东京的25位职员,完全依赖各地的经销商。经过周密的计划,西格开始出击。1984年,柯达花了5亿美元在东京建立了柯达日本总部,在名古屋附近建立了一个研究和发展实验室,并将其在日本的雇员扩大到4500人。结果6年间柯达在日本的销售额扩大了6倍,1990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
另外,柯达提出了利用传统和数码影像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拍摄、处理、冲印以及分享照片的全面影像服务系统和解决方案,以追求消费者的全面满意为目标。同时,柯达还提出了“影像+零售”的新业务定位,借助其越来越宽广的网络渠道,开展票务零售业务。通过增加柯达连锁店的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的顾客到柯达店中消费,增加店主的收入,从而提高了原有加盟者对柯达网络平台的忠诚度和该平台对新加盟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富士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额开始下降,以致富士公司不得不将其在国外的一部分最精干人员撤回东京,以抵挡柯达的袭击。柯达在日本的成功完全靠打破美国式的经销观念和经销模式,让柯达在日本成为与富士一样的“日本公司”,而不是一家在日本的外国公司。
在柯达公司制造部总经理威廉·F·福布尔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白雪皑皑的雄伟庄严的富士山大幅照片。福布尔说:“它不断提醒我要注意竞争。”
可见,培养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在进一步的社会分工、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合理”选择。对于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各总裁有如下观点:
1.联想总裁柳传志说:在跟外国企业竞争的时候,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我们要认真地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不仅是基础层面,甚至是一些具体操作层面。
2.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提出: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优质的运营,其次是创新,企业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创新。
3.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表示:创维在学习国际企业竞争力中的体会是:一是长能绩效和组织能力;其二是吸收和培养人才;第三是创新能力;还有就是客户导向的产品和服务。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