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极速“太平洋”:年增长1000%(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严介和与媒体的热线相连,应该推到太平洋入主纵横后的四五月间。
*ST纵横,实际上是太平洋并购的第27家江苏国企。此间,太平洋全面参与了江苏的沿江大开发,参与了苏北、苏中战略,工程业务也在迅速扩大。全省各地,从苏北到苏南,特别是沿江南通、扬州、苏州、泰州、无锡、常州、镇江以及南京本地,共有上百亿的工程拉开了帷幕。企业扩张速率加快。
一向善动人的脑筋的严介和已经更加感受到快速扩张的太平洋,需要加速人才的裂变,需要吸引大批优秀的有识才俊。
2004年3月28日上午10点,接集团办公室通知,我从市委宣传部办事现场匆匆赶回集团第三会议室。会议室里围了一圈的人,人力资源部牵头,专题研究人才招聘的。严介和参会,他提出了“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义者无不庸”的观点引导现场思想发暴。于是“零学历、零职称、零资力”,搭建高端平台来招聘有智人才这样一个构想诞生了。
当天下午,我便来到了新华日报,本来是想在报眼位置作一个招聘广告。报社的几位同仁听了我的介绍,立马兴奋起来,大家觉得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背景下,作为一家大型民企这样一个引人、用人的思路,可以进行探讨、进行推广。于是现场提出要组织社会各界对太平洋的用人现象进行讨论。
当晚,接待我的处长便向报社周总编作了汇报,周总听后很感兴趣,安排第二天约访严介和。
严介和如期赴约,在周总办公室谈了3个多小时后。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周总当下就表态作题《极速“太平洋”:年增长1000%》。
2004年4月6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套红刊登了《极速“太平洋”:年增长1000%——民营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业传奇》。文章几大板块一气呵成,以严介和个性化的语言原声原味反应太平洋建设传奇的创业史。严介和的第一桶金——亏五万不如亏八万;十年一剑——啃骨头工程推开市场之门;吃亏是福——“三最”准则打造诚信金牌;国企并购——大手笔书写大战略。文章最后还加了几百字的链接——严介和谈创业成功的三要素——智商、苦难、阅历。
媒体链接
《极速“太平洋”:年增长1000%》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2003年元月1日,我省一家民营集团公司在金陵饭店举行会议,签署2003年各公司目标责任状。集团董事局主席向与会的各位董事长、总经理提出要求,2003年的产值在2002年基础上增长1000%!大家面面相觑,能达到吗?董事局主席态度坚决,必须完成,不签就挪位置,让别人上!
到2003年底,这个集团除一家公司完成了960%之外,其它全部超过1000%。集团总产值增长1360%,达到152亿元,效益增幅达900%。
这就是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短短九年时间,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公司迅速成长为总资产达60多亿元的大型集团,以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同时涉足机械、新材料、建筑、园林、房产、电子、酿酒等多种产业,目前核心层成员企业达46家,职工总数5万人。仅核心产业中,国家一级项目经理就有30多个,高级工程师20多个。拥有博士80多人,硕士300多人。主要工程装备全部进口,曾一次性从美国著名的卡勒彼特公司购买挖掘机达100台,创下该公司历史上全球最大的一张订单。
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多项专业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它以省评第一的排名获得表彰。
第一桶金——亏5万不如亏8万
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前身,是1992年注册成立的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一向都是国有企业大包大揽的公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个微不足道的私营小企业是如何挤进去大展拳脚的?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向记者讲述了掘“第一桶金”的故事:
南京绕城公路开工建设,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就打听这个项目中有没有没人肯干的工程。回答说:有啊,几个涵洞没人肯干。不过,承接这个工程,就是第五包,转手五次了,“油水”榨干了,造价29.4万元。我们测算了一下,干下来要亏5万元钱。但我还是坚持接了,签了协议就找手下人商量。我问,亏5万,你们打算怎么做?他们讲了一遍。我说,不行!要做就做到质量最好,速度最快,做成一块金字招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亏5万不行亏8万,亏8万不够我还可以亏10万!没钱我去借!
我们下定决心,拼死拼活赶在春节前把它干完。滴水成冰的天气,人家都忙着回家过年了,只有我们还在工地上。就这样,一直干到1993年大年初一凌晨,完工了。然后我们开着拖拉机,上午11点回到淮安老家。120天的工作量,72天就干完了。
春节后上班,指挥部领导和专家去看工地。怎么有几个涵洞这么快已经做好了?感到很奇怪。天气这么冷,时间这么短,质量会不会有问题啊?一检测,非常好,每一个细部都无可挑剔。然后追问这是哪家做的,一定要把这个单位找回来。指挥长专门接待了我。他把情况一了解,说,你不能走,你跟着我们指挥部,哪里的配套工程跟不上,你就上,行不行?就这样,从“五包”一步升到“指令性分包”。
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我们净赚800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