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链接:拷问严介和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拷问一:太平洋集团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企并购两大业务,因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备受质疑。他用什么条件来与政府斡旋,获得如此之多的信任、拿到数额如此巨大的订单?
严介和表示,他能在其中游刃有余是因为“我比政府还要了解政府”。严介和坦言,他是一个善于和各级政府打交道的人。他手中有两个筹码:一是1997年开始从事的BT项目(即城市基建项目,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移交”),主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介和手上有地方政府渴求的推进城市建设的资金;一是2001年起大规模接手亏损国企,能够减轻当地政府头疼的国企负担。
严介和非常自信地说,他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他给政府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不怕不接受。“银行同期利率下调50%,谁能有我开得低,一般也就是下调25%。”
拷问二:太平洋集团的利润有90%来自BT,这种模式一方面要大规模垫资,一方面收取的利息较低。那么,巨额利润从何而来?
BT是BOT(建设-经营-移交)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严介和所签的订单都是和政府合作的。
严介和此前宣称,BT的利润高达35%。太平洋的盈利来自何处?严介和解释说,太平洋集团为规模效益,如今全国有100多个BT项目在进行,背后因为物流、材料、管理的整合,真实造价低于政府报价,从中有利可图。
而且,严介和有意回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太平洋集团目前主要在与内蒙古、新疆、海南、云南和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地政府谈判。因为“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了,很难再获得高额的利润”。
拷问三:太平洋集团有100多亿元的自有资产,而BT项目总订单27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BT模式一般要求总承包方要有至少30%的自有资金,否则会有金融风险。严介和如何避免资金链断裂?严介和说,他的对策是帮助政府融资还钱。他认为,帮政府还钱也很容易操作。“比如,政府的公司提出融资,我帮它担保,融来的钱还我;或者我的公司融资,政府担保,但是负债和利息是政府的,融来的钱还给我。我们是相互支援,或者说和政府的合作是相互利用。”
拷问四:严介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大规模涉足国企并购。虽然他一再声称这与BT之间没有任何交易关系,但为何签订基建协议同时也签订重组协议,并购国企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有多大的利益可图?
严介和承认一开始做国企托管是为了博得政府的信任,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但他回避了两件事情之间的关联,只表示,有的城市中同时有BT和托管的国企,有的城市中只有其中一项。
严介和表示,重组国企是个不赚钱的买卖。“我收购的企业是没人要的。”严介和说,自己从并购国企中得到的最大收益只有“人力资源”。虽然在并购最初要花很多精力和财力,但他也要保证这桩买卖亏得不多。在托管企业之后,他往往会投入一部分启动资金,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激活企业的造血功能,扭亏为赢”,这些资金一般用来处置下岗工人、解决企业的银行坏账。
“我是2001年开始做国企托管的,而我1997年开始做BT,托管国企的钱是BT项目的收益。”严介和说。
拷问五:最近一周以来,在吉林省与江西省景德镇的国资收购中两次受阻。是不是因为身家曝光后,当地国资部门对严介和的运作模式产生了怀疑?
面对采访,严介和称,关于国企收购的多个项目一直同时进行,受阻情况经常发生,只是两个事情凑巧被媒体炒作。不过,他也表示,太平洋集团明年的计划是停止收购国企并放缓BT项目,用他的话来说是“优化资产,减少数量,增加质量”。
面对质疑,面对拷问,面对汹汹扑来的媒体狂潮,严介和没有避让,正视媒体,主动应对。
10月26日,严介和飞往北京参加中新高层对话,成为李显龙总理所带访问团的座上嘉宾。代表中国企业在对话活动上作了专题演讲,晚上与李显龙总理同桌共进了晚宴。27日清早,严介和便匆匆登上飞机飞回南京五台山1号。这里一批约访的记者正在耐心等待。下午3点钟,十多位记者参加了集中采访。
时隔两天,10月29日,严介和再飞北京,参加了中国十大管理英才颁奖活动,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演讲。30日清早,严再次快速飞回南京,接受在这里等待的央视2套等一批媒体。下午4点,严又召集了南京当地的媒体,进行了信息通报。
于是,媒体的声浪一波更比一波高。城市媒体、财经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严介和成了真正的媒体明星。
从争议到质疑,从质疑到拷问,严介和经受着媒体的考验,太平洋经受着媒体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