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工程先行(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常常有人讲,太平洋拿这么工程,肯定跟政府有什么交易,要就是拿地方烂企业,工程算着回报。这实在是冤枉了太平洋!
相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应运而生的“引江工程”是太平洋建设的前身。得益于那个“吃亏是福”的第一桶金,严介和引领着“引江工程”在“要致富,先修路”的年代,跃上沪宁高速、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江阴长江大桥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一展身手雄姿。经历了几年资本、知本积累,严介和按着“引江”入海进“太平洋”既定的目标行进。
1993年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经过了1994这样一个“改革年”、“攻坚年”、“关键年”,宏观经济开始了软着落。朱鎔基的财税、金融、投资、企业、住房、物资一系列“改革新政”全面推进。硬性分税制的财税改革目标直指能源、交通、通信等中央全局考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中央在硬性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热潮就将来临。
严介和兴奋地嗅出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商机。
“太平洋建设是特色国情、特色背景、特色产业条件下的特色企业。”严介和演讲时经常这么讲。
抓的就是这么个点。1995年12月7日,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企业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做交通。强化大交通意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多元配套发展。
1996年6月,严介和注资1.05亿元,成立了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宿迁市府大道工程项目,是太平洋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标志性启动工程。也是后来被称之为BT模式的一个雏形项目。
1996年,按照国务院区划调整部署,原来的淮阴市一分为二,宿迁市作为地级市单列出去。
本来就位于苏北地区的宿迁,要在贫困的版图上建起一座新城,钱,当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硬门槛。
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域按规划先需启动纵横几条大道,没有钱,甚至连市财政局都没成立。时任市长了解太平洋,了解严介和,便找到了严。
“眼下没钱,还行?”市长很直接。
“行!太平洋一向听政府的。”严介和很干脆。
宿迁的市府大道成了光彩项目的一个样板。
从苏北开始,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做遍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等一批城市,参与了江苏几纵几横交通动脉建设。企业在发展中厚积着一股薄发之力。
2002年底的总建一级资质是太平洋建设发展的一个划时代起点。所巧的是又遇上了江苏的沿江大开发。
2003年春上,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新一轮沿江开发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拉开帷幕。八百里江岸热潮涌动,开发大势空前高涨。“沿江开发要充分向民资开放,积极鼓励各类社会投资全体参与”。省委、省政府的动员号召,向全省民营企业发出“机遇”信号。沿江两岸滨江内线向民营企业放开了宽阔的胸襟。
太平洋建设是江苏有影响的大型民企,主业又是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于情于理都应彻彻底底地抓住。
那一年的春上,非典肆虐,正常性的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干扰,很少有穿梭谈项目的,被尊称为“大老板”的人们更不会轻易迈出珍贵的步子。
严介和用足这个机会。第一个目标锁定了南通。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下游,为滨江临海绝佳境地,与上海毗邻而居,有着一流的区位优势;南通正致力于提升城市化水平,自然蕴藏着无限商机;南通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南通铁军”名扬天下,但恰恰没有一个龙头企业来执建筑牛耳,领队打造南通在全国的建筑业霸主地位。
前些年,严介和一直注意到南通的发展。这次,抓住良机,他亲自带着相关人员先后十多次直下南通考察论证,向南通市政府递交报告详案,提出了立体融入南通经济建设、参与南通资源整合、倾力支持打造“滨江临海佳绝南通;建筑铁军、冠军之市;民营经济华夏之都”的方案设想。
思路与南通市整体发展战略一拍即合,于是,很快顺理成章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短短几个月,与南通市、县、区等相关两级政府签订了60亿元的沿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合作协议,并购了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投资开工了全长156公里横贯东西的一级公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