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失败 (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实际上是讳言失败的。尽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失败是 一 笔财富”,有失败是必须要交的一笔“学费”等等说法,但更多的只是“成者王侯败者贼” 一种说法。直到今天宽容失败也多是组织领 导人、企业家对自己失误的开脱,鲜
见有将这种说法付与他人的。英雄项羽自刎乌江前仰天 长叹:不是我不行,是老天不容我,将失败归罪于老天爷。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成者王 侯败者贼”这样一种结果。在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认识上,我们似乎更多崇尚的是一种 “ 屡败屡战”的精神。这就产生一种偏差:似乎在鼓励一种“不怕在同一块石头上再次摔跟头 ”的所谓 “锲而不舍”的精神。但企业是需要计算“投入产出”的经济组织,一般来说,它不允许没 有回报的投入。这样,失败的价值,可能就不是精神上的,而更多的是经济上、物质利益上 的。我们在这个意义上看“失败”,也需要我们更多地物化、经济化、量化失败的价值。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最后的结果也许是“不可行”。这个“ 不可行”,对企业同样有价值。
“宽容失败”,我以为在企业中,更多的是确认了一条需要“割舍”的道路,而“行不通” ,可能就是“失败”的最大价值。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塑料的研究。正当这位 工 程师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实验的研究设备突然爆炸,三千 多万美元的实验设备连同厂房瞬间化为灰烬。面对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现场,年轻的工程师精 神濒临崩溃。他想,自己在通用的梦想和历史就此结束了。他非常沮丧、非常忐忑不安地接 受通用总部派来事故调查的高级官员的谈话。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高级官员问的第 一 句话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没有?年轻工程师先是一惊,然后回答:得到了,我们这个试 验走不通。调查官员说,这就好。可怕的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解决了。
这位年轻工程师就是日后带领GE(美国通用)实现二十年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 克?韦尔奇。
一个历经百年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但这些卓越公司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 能够从一次次失败中记取教训、再次崛起。
怎样对待“失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我们在研究样本企业时发现,几乎相 同的 是,这些企业都知道从失败中记取了本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不 是从失败中找到能够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而是从失败中更多地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做 ,应该割舍什么。
割舍是企业在面对失败时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把失败当成财富,是因为失败证明了 有的路走不通。
勇于承认失败是企业生存的法则。市场不是两军对垒的战场,企业不是军队。承认失败,企 业可以避免更大的市场损失,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也就可以重新取得市场机会。 当然,宽容和允许失败并不是不负责任、无目标无目的行为,而是激发员工们的挑战精 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以及不被一两次失败所吓倒,冷静分析失败原因,从而实 现成功的积极性。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错误 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甚至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 ,绝不能将他升为主管。
一个积极、创新、追求成功的企业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有容忍失败的宽宏雅量。对失败的容 忍精神已成为优秀公司的精神内涵之一,而且往往是直接由公司高层灌输培养这种精神。
我们在研究所有优秀公司的生命历程时发现,在它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曾有遇到挫折、犯 过错 误的经历,甚至现在它们中的一些公司正经历着困难。然而,关键是优秀的公司表现出的一 种特殊“复原力”,能够从逆境中奋起。
汽车工业是个“全球性”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企业大规模向外发展,是从汽车开始 的。但 日本汽车第一次尝试进军美国市场,却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它们不埋怨、不相互指责, 而是举国一致、重新部署,反复斟酌查找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它们 重新确定了向美国提供油耗低、质量好、符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具有美国风格的美式汽车 的战略。
IBM公司在1914年几乎破产,1921年又险遭厄运,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他 们最终都战胜了暂时的困难。
1995年,由于种种原因,联想(香港)出现巨大的管理、产品和财务危机。在有被投资者抛 弃危险的时刻,联想没有恐慌,他们冷静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果断将香港联想和北京联 想合并 ,使联想整体渡过了难关。从这件事情中,联想掌舵人柳传志悟到:中国内地市场在相当长 时 间内都应该是联想的主战场。正是基于对失败和挫折的反思,联想重新部署了中国本土市 场的策略与布局,他们终于搭上中国PC市场快速增长的快车,成为1996~2002 年中国快速增长的PC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其实,这不是联想第一次遭遇市场挫折。联想的起家是靠从科学院贷到的20万块钱,由于当 时急于赚大钱,在一笔生意中被骗去8万,整个公司陷于困境。1998年,联想管理层又出现 巨 大震荡。在联想20年的成长过程中,虽出现过几次重大挫折,但与许多中关村企业不一 样的是,他们能够迅速从这种挫折中站起来。
海尔教父张瑞敏2002年在CCTV上回 答记者:“我们没有大的失误!”果真吗?
2003年初春的一天,我和《海尔中国造》的作者之一胡泳先生在CCTV附近的一家小饭店中吃 饭 。他现在CCTV一个收视率很高的经济类“脱口秀”节目(《对话》)中任总策划,这是个非 常时 髦 的职务。谈到联想和海尔,胡泳先生讲:“2000年联想投入巨资打造‘FM365’,是个巨大 失误。”我则告诉胡先生,他在《海尔中国造》一书中津津乐道的“海尔大嫂面馆”, 也早已开不下去了。
消费者知道“康师傅”比知道生产“康师傅”的顶新国际公司的多。顶新国际1988年开始进 入大陆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时间内,他们带来的200万美元差不多损失殆尽。直到1 992 年开始生产方便面,才从归零中再次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市场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
二十余年来,微软一路坦途,但盖茨认为习惯于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因此,盖茨常常雇佣在 其 他公司有失败经验的人做其助手,借用他们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盖茨最为欣赏的人是福特 汽 车 创始人福特和通用汽车创始人斯隆。盖茨办公室有一张福特的照片,作为激励,也作为警惕 ——福特梦想做出便宜好用的交通工具,创造出汽车世纪,但最后执著地坚持原来的 信念而不能持续进步,二十年后霸主地位被后起的通用取代。悬挂一张福特照片,既是对他 普及 汽车全民化的崇敬,又是对他失败的一种反思。
美国联邦快递的一名员工说过:“如果我试着做什么而没有成功,我不怕会有什么后果。并 不是每件事都行得通,只要第二次不再这样做就行了。”
近年来,一些成功的企业在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时,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念相悖的思想 。例 如,对企业聘用的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错误”将被解雇。 这里所说的“合理错误”,是指受聘在企业中担任经营、管理的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 中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冒风险。如果受聘员工不犯这种“合理错误”,则说明这个人缺乏 创造性,更没有竞争力。一个平庸保守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然而最重要的是,一 个不敢冒险的人,在竞争中丧失的机会要比捕捉到的机会多得多,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将 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