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平第二次南巡六大悬念解读(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常常认为,邓小平是只身在北京疾呼改革遭遇冷落,擂鼓上海又被极“左派”夹击围攻的无奈下,才决然挺进深圳发动第二次南巡的。
从当时的情境来看,像是这么回事。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风云突变。国际上,东欧、苏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国内,1988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1989年又发生了“政治风波”,在八十年代落败而逃的极“左”思潮又气势汹汹,卷土重来。有人一手挥舞着批判大棒,一手攥着大帽子,声色俱厉地向改革者呵斥:“这种经济体制改革,说到底,是取消计划经济,实现市场化”、是“妄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
——“左派”号召:“一切不愿重新做奴隶的中国人,在改革的大道上前进时,有责任也有权利问一问姓‘社’姓‘资’,时刻提防不要偏离改革的方向。”
自1989年夏天始,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制裁”封锁已经三年。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5%上下徘徊。
改革陷于比后退更可怕的停滞。
经济特区面临着还要不要办下去的疑问。
面对东欧剧变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封锁,邓小平似乎若无其事。他不慌不忙地用二十四个字告诫略显惊慌的新一届中央核心班子——冷静观察、站稳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出头。
而对于国内经济5%的发展速度,邓小平却焦虑不安,他一再强调:“现在要特别注意经济速度滑坡问题。我担心滑坡。4%、5%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
1991年初,大雪初霁,邓小平来到上海。海外传闻说:因为北京报刊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压制,邓小平只好借来上海过冬的名义发动新一轮的攻击。
1月28日到2月18日,邓小平视察完上海后发表了《视察上海市的讲话》。针对“左”的势力甚嚣尘上,改革力量受压的情况,邓小平明确要求:“改革开放还要讲”、“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邓小平鼓励上海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2月15日上午9点,一位叫陈炜邦的私有企业主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无所事事地摊开《解放日报》,他立马被头版上一篇标题为大一号黑体的评论震住了。
这篇《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文章署名皇甫平。让陈炜邦惊诧的是,在万马齐喑中,这篇评论为什么敢冲破全国对改革开放欲言又止的压抑,以极大的激情鲜明地歌唱改革,鼓动改革?难道气候又要大变了?
3月2日,《解放日报》在同样位置以同样的版面处理再发表同一作者的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这篇文章提出了在当时是振聋发聩的原则性新思路:市场经济。
随后,《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两篇以皇甫平署名的评论在3月22日、4月22日刊出。
熟知内情的人知道,这些文章是上海市委研究室的干部与《解放日报》负责评论的干部合写的。皇甫平意指黄埔江的重要评论,取其谐音而已。文章表达的观点,实际上是邓小平在上海的讲话内容。
皇甫平的文章一面世,北京有人立即嗅出了其中特别的意味,慌忙纠集一批报刊以密集的连珠炮方式大加鞭挞。
甚至一些人知道皇甫平的文章传达了邓小平的讲话,仍然以罕见的声势予以声讨批判。这就使这一场斗争极为尖锐,因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
“左”倾思潮四处泛滥,“左”倾黑云泰山压顶。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改革向何处去,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焦点。为了拨开人们心头重重的阴霾,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决定在1992年1月至2月进行第二次南巡。
历史雄文为何首先被一家地方报纸公开发表
邓小平在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但为什么视察结束74天后,这个轰动世界的特大新闻才突然被一家不知名的地方报纸报道?是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指使”陈锡添押上身家性命发表此文?
14年来,许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悬谜。海内外还有各种版本的传说。
邓小平南巡被一家地方报纸夺得头彩,尽占风流,各大媒体可谓全军皆墨,这种反常确实罕见,成为海内外不少人诟病的一个硬伤。有人问道,究竟是没有随行的记者?还是有人暗中作祟压制这个轰动世界的特大新闻?
有时一次的遗憾可能会让人丧失终生的机会。而推动历史发展的恰恰是这样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
原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牛正武自言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一生记者生涯中最亮的一个报道时机从自己手里滑走了。
牛正武是邓小平南行中惟一全程陪同到底的记者。2004年3月22日,他在广州市天河鸿运别墅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田炳信的采访,后来,田炳信在《邓小平最后一次南巡》一书中首次解密了南行报道中让国外和后人产生种种联想的内幕。
1992年1月19日,午后时分,牛正武正伏案写一篇稿子,广东省委值班室打来电话,说:“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在深圳有要事找你,请稍等一下,把电话给你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