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追求卓越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年轻时,生活过得很清贫。为了糊口,他不得不违背自己当初的理想,进入新艺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他参加了《大学的石松》、《万年太郎》等电影的演出,但所扮演的风流小生,演技平平,有时甚至笨手笨脚,因此始终难露头角。
高仓健曾和一位舞女在拍摄电影时共事。那个姑娘因为工作劳累过度,突然全身冒着冷汗昏倒在地。当时,高仓健随着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经诊断是贫血,必须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实际上,那时高仓健的生活并不比这位舞女好多少,心里充满了寂寞、惆怅。
第二天,谁也没有想到,那位姑娘又步履蹒跚地出现在摄影场地。看到她的到来,大家都埋怨她“不要命了”,很多同事劝她回去休息,因为她的脸色苍白得吓人。可是,姑娘微微地笑了笑,既有气无力又很坚定地说:“不,我不能放弃!也许,这部作品能使我成为明星。”
舞女的话震撼了高仓健的心灵,使他产生了灵感。那灵感是长期苦苦求索之后,突然被激发出来的领悟。他的胸中燃起了追求卓越的炽烈火焰和成功的渴望,并决心开发自己的潜能,全力以赴塑造出崭新的形象,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员。他坚信,只要像舞女那样永不放弃,迟早会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
天道不负苦心人。不懈追求卓越的高仓健,终于迎来了电影生涯的转折点。
1957年,高仓健遇到了两位艺术上的老师和伯乐,一位是影片《非常线》的导演牧野雅裕,另一位是影片《森林和湖的祭奠》的导演内田吐梦。这两位造诣极深的老导演,从当时似乎演技平平、不见起色的高仓健身上,发现了追求卓越的罕见个性、成功欲望和隐藏着的艺术才华。牧野雅裕曾说:“我从未见过有谁像高仓健这样追求卓越,有如此强烈的成功欲望和艺术潜能。”在两位老师那里,高仓健学到了成为杰出演员的表演才能。
1964年,高仓健在著名导演黑泽明编写的影片《加哥万和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充满激情的男子汉形象。为了拍好这个角色,他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只穿一条短裤跳进北海道刺骨的海水中。高仓健凭借着追求卓越的强烈欲望和顽强意志,在银幕上塑造的男子汉形象,不仅征服了日本的影迷,而且征服了世界各国的影迷。
追求卓越使人充实、向上。无论追求卓越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值得回味的生命乐章。
无时无处无人不能创新
1926年,17岁的兰德还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天晚上,他走在繁华的百老汇大街,从面前驶过的汽车车灯刺得他睁不开眼睛。他突然灵机一动:有没有办法既让车灯照亮前面的路,又不刺激行人的眼睛呢?他觉得这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兰德说干就干,第二天便去学校办了休学手续,专心研究偏光车灯。
1928年,兰德的第一块偏光片终于制成了。他匆匆赶去申请专利,不料已有4个人先于他申请了此项专利,辛辛苦苦研究的第一项成果就这样白费了。
3年后,经过改进的偏光片研制成功,专利局终于在1934年把改进后的偏光片专利权给了兰德。这是他获得的第一项专利。
1937年,兰德成立了“拍立得”公司。有人把他介绍给华尔街的一些大老板,他们对兰德的才能和工作效率十分赏识,向他提供了37.5万美元的信贷资金,希望他把偏光片应用到美国所有汽车的前灯上,以减少车祸,保证乘车人和行人的安全。他不负众望,很快打开了这个领域的市场。
1939年,“拍立得”公司在纽约的世界博览会上推出的立体电影,可谓轰动一时。观众必须戴上该公司生产的眼镜才能入场,这又为“拍立得”赚了一笔大钱。
有一次,兰德给女儿照相。小姑娘不耐烦地问:“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照片?”这句话触动了兰德,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发明了瞬时显像照相机,取名为“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能在60秒钟洗出照片,所以又称“60秒相机”。
“拍立得”公司1937年成立时,销售额为14.2万美元,1941年达到100万美元,1947年达到150万美元,为10年前的10倍多。“拍立得”相机投入市场后,使公司销售额从1948年的150万美元猛增至1958年的6750万美元,为10年前的45倍。
然而,兰德并不就此停步,后来他又制造出一种价格便宜,能立即拍出彩色照片的新相机。
兰德经常强调的观点是:“一个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已有的新产品,而要谋划未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样,企业才不会停滞不前,才能永远充满生机。”
当人们问兰德有什么成功奥秘时,他只是笑笑说:“我相信人的创造力,它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就无事不成。其实,天天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无时无处无人不能创新。”
创新是事业的动力,创新是事业的灵魂,创新是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适应变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创新。处于今日剧变的环境,成功者往往就是那些不愿因循守旧而敢于大胆创新的人。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