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1篇 九地(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古代的高明兵家,能使敌人的前军与后军不能互相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恃,将领和士卒不能互通资讯;命令不能下达,兵情不能上报,士卒离散不能集中,兵士虽汇聚,队形却混乱不堪。
每一个将领的带兵、作战方式都有其一定模式;这些模式大都在经验中逐渐累积、建立起来的。经验告诉他,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应对方式;因为大致上还管用,久而久之,就形成模式。
但一个厉害的将领,就是可以运用谋略,让对手的模式起不了作用;因为他往往会针对对手的特性,因人制宜,因利制权,出一些对手想都想不到、经验上也没有碰过的奇招。因为想不到,也没经验过,原来的模式发挥不了作用,方寸一乱,节奏跟着乱;因为不知道对手要干什么?更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最后的结果,就只有兵败身亡了。
高明的兵家之所以老赢,是因为谨遵一个用兵的最高指导原则:
招式管用,能致敌制胜时才出招,否则就观望不动。
用兵像花钱一样,要用在刀口上;逮到了敌人的弱点,确定出手一定奏效时再出手,不但成本低,且效益高。反之,若是敌人还没露出破绽,且我方也都还没准备周全时,就展开攻势,就会造成相反的后果——成本高,效益低;更糟的是,还可能吃个大败仗呢!
请问:面对兵强马壮,来势汹汹的对手,该如何应对呢?
回答:掌握他的致命点,就能随意调动他了。
夺其所爱的爱,一定要以最宽广的角度来看,不仅是指敌人誓死保护的人或物,也指所有能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点。
对秦军而言,能致敌制胜的北山地利,就是爱。
对高峻而言,出谋画策的腹心皇甫文,就是爱。
对袁绍而言,乌巢之粮就是爱。
阏与之战中,赵国大将赵奢比秦军早一步据有北山优势地利,因而大破秦军。
刘秀大将寇恂杀了高峻腹心皇甫文,让高峻没了主心骨,忧惶无计之余,只好向寇恂竖白旗。
官渡之战中,曹操火烧袁绍大粮仓乌巢,彻底瓦解了袁绍的后勤基础,终于大破袁绍。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用兵的制胜原则就是兵贵神速;在敌人还不及反应时,由敌人所意想不到的道路进军;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或针对守备上的弱点,发动奇袭。
所谓主速:速不仅指行军、攻击速度;更指在运筹帷幄上高敌人三着,让敌人来不及反应,甚至根本想不到,因而疏于防备,再来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好几重保证下,敌人焉能不败?我方焉能不胜?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率军至敌国的作战原则:愈深入敌境,则士卒意志愈集中,斗志愈旺盛,让地主国的敌军难以对抗。
由于距本国太远,补给线过长,运输成本过高;所以,务必在敌国丰饶的原野上,大量掠取粮食,让三军饱食无虞。此外,还得好好休养士卒,不要过度劳累;集中意志,积蕴战力,详拟致敌的作战谋略,让敌人对我深不可测。
深入敌境极深的结果可能是:家园遥不可及,对外通讯断绝,后勤补给断线,在形式上形成孤军,随时有陷入苦战的可能,这些状况会对士卒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一大,很可能士失斗志,卒失战力,这一来,麻烦就大了。
然而,根据“事物有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规律来看,这种“孤军”状态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怎么说呢?
因为它会从一个极端,转入另一个对立的极端。
反正离家这么远了,回也回不去了,干脆死了回家这条心罢!
进入敌境够深了,四周都是敌军,若不把敌人打败,就不可能胜利还乡;想胜利还乡,就只有拼死力战一途了!
在这样的心理与现实压力下,反正什么都没有,反正没什么可输的,这一来,死也没啥可怕的。因为僵在敌境里,生与死的界线似乎很模糊了;既然死亡没什么可怕的,愿意拼死决战的士卒就多,三军决战的斗志就高昂了!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士卒陷入极端困危的地步时,因为已经坏到谷底,不会更坏了;既然已经没什么可输的了,这时,反而不再恐惧;因为恐惧过头了,反而对恐惧麻木!
同样的,当士卒们知道,已经陷入前不能进,后不得退的绝境时,心里面反而会沉稳坚定,意志也会逐渐于专一。
若是进入敌境过深,离国境、家乡极远时,这时候,士卒们的心情反而不再念家。反正一时一刻也回不去,在身与心同时受到强烈束缚的现实下,反而会把自己“局限”住——专心求胜,以求返乡。
不得已的意思是:穷途末路,或困于死地,或主客观情势皆不利。
当士卒明知道,情况已陷入极端困境,不死战即无生理时,就会拼死决战。
所以,一旦士卒遭遇上述:投之无所往、甚陷、深入、不得已的极端劣势时,反而可以不必宣导而谨守戒律,不刻意激励而激发奋战的决心,不特别恩赏怀柔而凝聚团队向心力,不必正式号令就能服从命令。
禁祥去疑中的祥,意思是吉凶的预兆。从初民时期开始,人们习惯把不能理解的事物现象都归诸于天,认为天是个有意志的主宰;也因为如此,产生了一批自称能预知未来的江湖术士,借着一些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事物,宣称能卜吉凶,断未来。而事实上,战争就是战争,天象就是天象,两者互不相干。尤其对战争而言,主导其中胜负完全在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变数极多,只有能减低变数,掌握敌我情势者得胜,与任何吉凶预兆毫不相干。
然而,当大军陷入困境时,就难免“穷则呼天”,孙子对这样的现象很不以为然。当危机来时,只有依赖智慧与勇气以脱困求生,因为不管你怎么期待、祈求,老天是不可能派出“天兵天将”来解救你的。所以,当“兵士甚陷”的时候,现实会告诉他,不要相信怪力乱神;只有军心稳定,绝地反攻,才有机会转危为安。
在这种绝境下,军士会自动摒弃妖言祥瑞,军心会自然安定,不受迷惑,一心一意决战脱困,死不旋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