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可忽视离职员工(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问题事典:
一对夫妻为了离婚打上法庭,“一日夫妻百日恩”被抛在脑后,结果两人成为仇人,创伤和阴影笼罩着两人的下半生;另一对夫妻因性格不协调日子过得磕磕绊绊,两人经努力无果冷静地商量着分手,男人大度地将财产让给女人,但女人只要了属于她的一半并用最后的一天一夜熨好了男人一年四季要穿的所有衣服,之后他们各自成家却成为了永远的朋友。
如果你是当事人会怎样选择呢?聪明的人会模仿后者。企业与离职员工的关系与之类似。
“工程管理评论”(IEEEEngineeringManagementReview)杂志报道,离职面谈对公司有利,除了可以得到离职员工的回馈,让公司成长外,同样也传达出公司重视员工意见的讯息。
“我要辞职了。”当你听到员工向你说这句话时,你在想什么?很多主管会担心是否能再找到合适的候补人选,以及新仅员工需要的训练等。然而,你有没有想到要做一个正式的离职面谈呢?
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往往草率了事。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来说,做一个正式的离职面谈,这是必需的。
美国哈尼根公司的总裁曾经说过:“如果雇员桌子上一台价值2000美元的台式计算机不见了,公司一定会对此展开调查。但是如果一位掌握着各种客户关系,年薪10万美元的经理被竞争对手挖走,就不会进行调查,员工们也不会被叫去问话。”
有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失去那些优秀分子,但他们不知道是哪些人离开了,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离开,甚至连他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公司一面在不断招人,另一方面同时也有大量的人才在不断流失却不知其因,事实上,他们很少会有耐心去主动倾听来自一个辞职员工对公司的看法。
员工的离职总会有一个对企业不满的理由,企业的管理者们应尽量与其进行面谈,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与在职人员相比,即将离职的员工在谈及对管理模式、工作环境和职位评价之类的问题时的顾虑要少得多,并且也能够摆脱主观意识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对其所熟知的情况发表评论。
天狮集团对离职的每个人员,不管是个人主动离职的还是被集团解职的,人力资源部都要与之谈话,问他们为什么离开?如果时间能倒退,企业怎样做才能留住他?并请离职员工填写离职档案,给公司留下他们的意见。但是有些员工在离职时由于某些原因往往不会如实填写。人力资源部会等到他离开后一段时间再问他,那时候可能他已经没有顾虑了,会将自己真实的原因讲出来。员工离开时,集团公司还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欢送,让员工离开得非常愉快。
与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时,要注意尽量营造一个比较轻松随意的谈话氛围,使员工认为公司的管理者乐于聆听他们的意见,这些建议和看法将被得到认真对待。面谈时应注意谈话技巧,必要时可采取善意的鼓励方式,引导其坦诚说出对问题的真正看法,甚至是一些在往日工作中敢怒而不敢言的批评。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建立起相互信赖的真诚对话方式,管理者才有可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从而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和对供职岗位和环境的客观评价,获得其对公司内部管理和今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可根据实际状况对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防止类似情形的继续出现。
在一定情况下,员工离职,并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有些员工,是属于职位不高、技术含量有限、素质相对较低的一类,这一类员工在市人才场上相对来说不会紧缺,因此,对此类员工企业不必强留。因为,这种员工的离职,其实是一种良性的新陈代谢,不但不会影响企业的运作,反而,新进员工的到来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活力。
Bain&&Co国际顾问公司执行董事汤姆•蒂尔尼说:“人员流失并非坏事。我们吸引了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是最难留住的。我们的工作是创造有价值的事业,使他们多停留一天、一个月或一年。但如果你认为你能永远留住人才,那却是愚蠢的。你应该在他们离职之后,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把他们变成拥护者、客户或者商业伙伴。”
有些员工,如果是掌握了企业的机密,离职后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那么,对此类员工,一定要谨慎对待。能够挽留的话,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员工去意比较坚决时,那么,这时应该做到“好聚好散”,继续保持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使离职员工成为企业外部的一个亲密朋友。
而面对员工的离职,企业是留还是不留,这里有个标准:检视该员工在职期间对公司所付出的贡献和他所创造的价值,同时也考虑公司是否能够给予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