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完美是一种精神鸦片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心理的失衡
有一个作家,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在他眼里世界上一切似乎应该是完美的,但是他却把种种卑劣和无奈加在了笔下的人物身上,然后让这个人物去破坏,伤害别人也毁了自己。毁了那个并不完美的偶像,恰恰说明他是个极端完美主义者。后来,他的心理变态了,只能在作品中去毁灭他喜欢但不完美的东西,现实生活中他无法做到,在写作的时候就变得残忍了。这种心理显然是苛求完美而看见现实却是另一回事造成的。他越来越悲观,最后竟因为感到世界不完美而绝望,把自己关在了家里,从此不出门,害怕见到不完美的东西或现象。
回归的站台
一定要追求美,却一定不要追求完美。
那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自己的存在,从本原上探究,就已经不完美。比如说,眼睛太小,即使割成双眼皮,恐怕也还是不能人人见了都说美。
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的道德可以修炼到完美,但自己的生命还有非社会性的因素,比如说性格,是很难改造的,尤其是性格里那最核心的东西,也许是由染色体所命定的,根本改不了,改了也就没有"自己"了。如果说自己意识到性格有明显弱点,从而陷于焦虑,那真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人一定要尽可能地接近美、进入美。契诃夫借《万尼亚舅舅》剧本里一个人物的嘴宣布:"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衣裳、心灵、思想。"但那个人物(我记得是个乡村医生)很有品位,不俗,却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契诃夫说那话,恐怕也主要是激励自己和别人,尽可能向往美、融入美,而并非在发表"完美主义宣言"。
可以宣谕美的必要,但不要发表"完美主义宣言"。
自己设定自己完美,是容易的。但他人却不一定都承认你完美。承认的,怎么都好办,或奖赏鼓励,或抚慰宽恕,或不动声色,或嗤之以鼻:"谁要你来凑趣!"不承认的,可就难办了,尤其是某些不仅不承认,还公然指出你的缺点的人,为维护自己的完美尊严,那就必须挤压!而在当今世界上,把不完美的异己者压服、消灭,竟空前的困难。
世界并不完美。事实上,完美主义者经常患得患失,惧怕失败的焦虑和压力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完美主义者在性格上表现为固执、刻板、不灵活,给自己和他人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而且非要达到不可,受到挫折就感到很痛苦,不能接受。
某著名机械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跳楼自杀了。有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得都一样长,结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对象,和谁也合不来,经常换单位。为什么这样?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主要的优点。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更不能容忍自己紧张时不自然的表情,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身体有丝毫不舒服,经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会有紧张、不适的时候,这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必须学会接受它,顺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规律抗拒,必然会愈抗愈烈。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也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是很重要的,是使人更进一步实现下一目标的基石。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只顾细节而忘记了主要目标,让别人觉得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没有效率。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奋进。对每个人来讲,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不需怨天尤人,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不妨想想,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或用善良美化,或用知识充实,或用自己一技之长发展自己。
心灵绿处方
"自我接受"意指接受我们现在的样子,包括一切过错、缺点、短处、毛病。但是,如果我们认清这些不完美是属于我们,而不是等于我们,那么,我们对于自身的这些不完美会看开些。然而,很多人却坚决地认为他们等于"错误",因而丢弃了健全的"自我接受"。你或许会犯一个错误,但这并不是说你等于一个错误;你或许不能适当而充分地表达自己,但这并不是说你就是"不好"。
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也接受所有的瑕疵,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神经病患者排斥、憎恶"真实的自己",因为它不完美,他想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自我而取而代之,创造尽善尽美的虚构的"自己"。
接受不完美并用智慧认清你的缺点,才是明智的,这会是一个心理的平衡点。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