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五章 阶段人生(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活到高寿有两个方法,两者都以身心健全为绝对必要条件。这两个方法可用两盏灯来说明,一盏灯的油很少而点燃得长,因为它的灯芯小;另一盏灯也点得很长,尽管它灯芯粗,因为它有大量的油供应。在这里,油就是生命力,灯芯粗细的不同就是使用生命力的多样方式。
人生的检讨和回顾
只有当我们把一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检讨之际,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能够真正地显露出来。这时我们看到,在某些事件中,我们是如何受到特殊才能的引导,就像获得灵感一般,帮助我们在一千条邪恶道途之间,选出一条正路。这种情况不仅是在实务方面,在理论工作上也是如此;从相反的意义而言,我们就会不幸沦为无用和失败。“现时”的重要性只会在很久以后才体现出来,很少会在当时就了解到。
只有在完成人生的某一阶段,或是接近人生终了的时候,我们才了解我们所有行为的真正关联——我们有什么成就,我们做过些什么。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因果的切实关系,我们所有努力的精确价值。因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做人处世总是依从我们的性格,受动机的左右,而且局限于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简言之,从头到尾,都受到“必然律”的控制。每时每刻,我们都按照我们看来妥妥当当的方式行事。只有在事后,当我们回顾整个一生和大致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出一生为什么是这样。
过去、现在与未来
“现在”是惟一的真实和肯定,“未来”几乎总是不符合我们的期望,“过去”也跟我们的假定有所不同。过去和未来,总的说来,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那么重要。远处的物体,肉眼看起来变得小些,在回想的时候会增大许多。只有现在才是真切和实际的。“现在”是惟一完全掌握住现实的时间,我们的存在只有在它的范围内才有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为生命的这一现象而高兴,给予它应得的欢迎,享受没有痛苦和烦恼的每一刻,也就是可以忍受的时间,充分认识它的价值。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能实际拥有的就是“现在”,也仅仅限于现在。惟一不同的是,在人生开始之际,我们期望有一个长长的未来,在一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回顾一个长长的过去。还有就是,我们的脾气(并非性格),已有若干明显的改变,这就让“现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出不同的色彩。
如果以往所经历的失望,对未来的担心,无不严重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就做不到这些。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惟一时间。
童年的岁月
人生的最前面的四分之一时光最为快乐,在以后的岁月中回顾,童年似乎就是一种“失去的乐园”。在童年,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是有限的,我们的欲望很少——总之,对“意志”的刺激不多。因此,我们主要的顾虑是知识的扩大。人的大脑在7岁时已经完全成长,智力也是发育较早的,尽管还需要时间成熟。智力在探测周遭的整个世界,不断地寻求滋养。在孩提时,生存的本身就是清新的喜悦,所有的事物都闪烁着新奇的魅力。
在早年,生命是如此的新鲜,感觉未被重复使用而如此锐利,孩子在生活中并未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总是在静默中掌握生命的本质——经由个别的情景和经验获致其基本的性质和一般的轮廓。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从永恒的角度,在学习观察周遭的人和事。
早年对外在世界的直观知识既有深度也很强烈,足能解释为什么童年时期的经验,会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完全浸润在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其他东西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开。我们把四周的事物,看作该类别中仅有的,好像其他东西都不存在似的。等到后来我们发现整个世界万物竞秀,这一初始的心境渐次消失,跟着消失的是我们的勇气和耐心。
最初的世界观
我们生命中最早的岁月,就这样奠定了我们的世界观,不管是肤浅还是深刻。虽然这一观念在日后可能扩大并使之完整,但实质上不会有所改变。这种纯然客观而充满诗意的世界观构成孩童时代的根本,并且意愿在活力尚未发达之时而能持续。受到这种世界观的影响,我们在孩童时代对于吸取纯粹知识的关切,远远超过如何运用意志力。因此,我们在许多孩子脸上,可以看到那种严肃而沉思的表情。在描绘小天使时,尤其是“西斯廷圣母像”中的小天使,拉斐尔运用这一表情,最是得心应手。孩童时代的岁月,就这样弄得充满幸福,回忆那些日子总是不能免于向往和遗憾的。
我们越年轻,每一个别事物越是代表其隶属的整体;而年事增长,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孩提童年和青年时代所获得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成为我们日后所得全部知识的永久性的大标题——那些早年的知识形式,似乎在演变成项目,以后经历的后果就在那些项目下进行归类,虽然我们心中并不总是明晰地具有这些知识。
天性的智慧和品德
我们就这样热心致力于认识事物的外观,以原始的方式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在另一方面,教育却把“概念”灌输给我们。但是,概念对于事物的真实的和基本的性质,不能给以信息,而这些了解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真正的内涵,只能经由“直观”的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类的知识决不可能从外界注入我们脑中,我们必须靠自己为自己而获致。
所以,一个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都从他自己天性深处发展而来,而非外来影响的结果。任何教育计划——不管是裴斯泰洛齐(Pestalzzi),或是别的教育家——都不能把天生的笨伯转变为明白事理的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下来是笨伯,到死还是笨伯。
想像的伊甸园在童年的岁月中,我们对于世界的外表,也就是心性的表象,知道的比较多,而对于世界内在的性质,也就是心性的本身,了解很有限。由于客观的一面讨人喜欢,而内在的或是主观的一面却是那么可怕,年轻人对它还比较陌生,于是在他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他把在自然和艺术中所见到的一切美丽形式,认为众生和万物都是那么幸福地生存;它们从肉眼看来是美丽非凡的,于是他想,内在的一面必然更为漂亮。在他面前展现的世界宛如另一个伊甸园。这是一片人间乐土,我们都是在这里出生的。生命的布景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领略到事物或存在的另一面,也就是意愿的一面。我们每有所求,都会事与愿违。然后,是大幻灭(觉醒)时期的来到,这一时期极为漫长。但是,这一时期不过刚刚开始,许多人就会对你说:(我)幻想的年代已经度过了。然而,全部过程才刚刚开始,它的势力还在伸展,而且越来越致力于控制整个人生。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童年,生命看起来像是戏院里的布景,因为我们是从远处看去;在老年,布景依然,这时我们却已走到非常临近布景的地方。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