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无为而治是一种管理上的和谐(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和谐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状态是无为而治,也就是实现“不管之管”的目的,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 的管理效果。要想使管理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管理者就要将监督和指挥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员工的自主化管理。当一个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的时候,他所在的企业必然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员工工作自动自发,效率显著。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自信。据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管理中“管”与“理”的比例大多为80%与20%,也就是说中国企业中的管理者将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只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正是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中国企业缺乏竞争力的结果。
要想使所有员工恪尽职守,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管理者就要减少管理的时间,对员工放手,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用文化引导员工,而非用制度控制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雷鲍夫有一个著名的管理法则,他认为,对于管理者来说,在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6)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就是员工的表率,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管理者以身作则,将企业的价值观念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时,员工也就会忠实地遵守那些信念。而当整个企业的员工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时,将会对企业的成功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我国的古代先贤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足见管理者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管理者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不在于指挥和命令,而是引导和影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都是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一个组织的成长也一样。借助于一个牢固的信念,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下,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事业的发展。管理者的引导力量就在于把企业的信念、目标和理想转化为员工的信念、目标和理想。在这种文化策动力的引导下,管理者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的目的。
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同企业的战略也是不同的,但是所有杰出企业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约束力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比技术、革新和企业的组织机构还要大。
所以,管理者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思考和处理企业中的具体事务,更不必费尽心力去指挥员工做这做那,他们要做的,是借助于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员工去认同甚至塑造企业的文化和愿景。美国管理学家笛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中提到了象征性管理的概念,也就是说管理者不是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的,他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思考文化的价值观上,引导员工支持和塑造企业文化,并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因日常工作的起伏而引起的价值观冲突上。
拥有共同信念的员工会自动自发去做那些对企业有益的事,而不会敷衍工作。即使是在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员工也会积极地献计献策帮助企业脱困。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够自己管好自己,管理者对于整个组织系统的控制就显得十分容易了。这种引导员工建立共同文化和愿景的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让员工在自己认可的理念下工作,员工就会自觉遵守体现了这种理念的制度,并积极采取行动来执行。
而如果管理者采取的是“胡萝卜+大棒”的管理方式,那只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小心避免那些“不好”的行为,并为自己一旦出现的“不好”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提心吊胆。这样谨小慎微地工作,很难让员工形成认同感,也不能够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只是小心避免犯错,而不会大胆创新。
所以,要想达到无为而治,管理者的工作不是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是引导员工建立和企业一致的文化约束力,在员工认可的文化和理念指导下,员工会自发去做正确的事,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