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工夫深,管理一百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管理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说它是艺术吧,但它并不乏科学规律可循,而且今天的管理已经越来越倚重科学;说它是科学吧,你却找不出任何一条管理上的公式或定律能对全人类普遍适用。这使得很多中外管理者相当困惑:不管管理的手段多么高明,总有人会不吃你那一套。其实,管理的特殊性归根到底跟管理对象的独特性有关。
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天文地理也好,物理化学也罢,它们的研究对象最多无非是整个自然界。自然界万物的繁衍生息,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一条天文学或者物理学的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而,“人”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人是最复杂的生物。人的心理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世上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当代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很发达,于是有人认为,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总能找到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吧,因此管理一定有方法。然而要知道,人的思维和行动要受经历、背景、环境乃至遗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种族的人群,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差异极大,怎么可能存在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呢?例如在西方已经很成熟的行为科学和组织理论,拿到中国来就未必管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管理者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未见有多大成效。看来身为中国人,还是得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道路。
针对中国市场上管理者的实际困惑,以及系统的中国式管理模式的缺失,长期以来一直服务于国内经理人、并致力于探索开发本土化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宝利嘉顾问团队,在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并对中西方管理特色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中国人管理》系列图书。本套书将从中国人的习俗文化、价值取向、行为偏好、为人处世风格、沟通特色、思维方式、谋略智慧等诸多方面分析探讨中国人管理的无穷奥妙;始终着眼于“管理”二字,以期能为中国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之道。
《中国人的管理功夫》就是本套书中的一本。“功夫”一词的最初含义,指的是人在某方面的造诣、本领或专长。例如我们常说,张三在某方面功夫很深,李四在何处很下功夫,或者王五在哪里功夫还不到家,就是这个意思。到了后来,“功夫”一词则更多地与中国武术联系起来,一提到“中国功夫”,大家都知道就是指中国武术。如果一个人武艺超群、身手不凡,就会被人赞誉为“练就了一手好功夫”。可见好功夫跟花拳绣腿不一样,确实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
人的功夫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传承,更需要修炼,单靠先天的因素是不管用的。只要有了先天的根基,再通过后天的锤炼,加之平时的耳濡目染以及环境的熏陶教化,或是前辈的言传身教,自然能修炼出一身过硬的功夫。那么,什么才算好功夫呢?其实好功夫的厉害之处不一定要显著于外,却往往在细微之处见功力,讲求的是精深的雕琢和细致的打磨。以“功夫”二字来形容中国人在管理方面的悟性和造化,无疑是非常贴切而且形象的。其实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后,管理和练功的原理几乎都是相通的了。例如练武之人最推崇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力,而在管理方面内力深厚者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们说,管理也是需要功夫的。
管理功夫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实际上是指人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功夫,才能在工作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在本书中,我们把企业组织中的人员划分为三个阶层,即高阶、中坚和基层。分别探讨他们各自在管理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夫,以期能给身处管理各阶层的人士以有益的启迪。管理功夫和管理行为不同,行为是人的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反应,它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功夫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它有赖于既往经验的传承以及管理者本人后天的修炼。管理行为更多的是外在的、表面化的现象,而管理功夫,则需要我们透过管理行为的表象,去深挖它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功夫看起来似乎很神秘,但只要掌握了诀窍,再加上恒心和毅力,修炼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它有章法可循。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相信这本《中国人的管理功夫》,能成为一本针对管理工作的“武林秘籍”,助您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管理功夫,能够在风云激荡、变幻无常的商界笑傲群雄。
宝利嘉管理研发中心
《宝利嘉文库》编辑部
陈克祥
2003年9月于北京大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