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道家哲学的启迪(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山海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远古的中国,在尧帝的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这天尧帝出巡来到一个村落,只见两位老人在玩“击壤”之戏(古代一种类似于今天“保龄球”的游戏)。当时恰逢农闲季节,围观者还真不少,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这时人群中有人感慨道,“尧的功德真是伟大,在他的治理下,人们都能过上如此富足而悠闲的生活”。谁知这话被其中一位正在玩游戏的老者听到了,于是老人唱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尧听了以后,就默默地走开了。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击壤歌》。
难道尧真的一点作用也没有吗?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尧作为领导者的高明之处:他从不居高临下擅作威福,也从不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横加干预,他的管理风格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几乎让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我们说,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老子》里有这么一句名言,“太上,民知有之,其下,亲而誉之,其下,惧之,其下,侮之。”就是说,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仅仅知道他的存在罢了(甚至有可能还不知道);次一等的,下属会尊敬他、赞誉他;再次,会使人民因慑于他的威势而畏惧他;最差的,毫无威信可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能使得下属瞧不起他、轻侮他。可见,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被管理者几乎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现在的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几乎没有管理者的功劳。不过,这种“太上”的境界,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
身为管理者,不能事事面面俱到、越具体越好,也不是力求管理的规章制度越精细越好,而应注意一切都要留有余地。但同时也要懂得细微之处,这样凡事才能掌握好恰当的火候,做到不温不火。
所以,《老子》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相当精妙:“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条名言,曾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当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过。它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一定要谨慎小心,切忌大肆炒作,政纲也不要频繁更迭。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煎鱼的时候,不要随便翻动,如果翻得太勤,鱼就容易碎;当然如果一动也不动,则难免把鱼煎糊。因此,只能将调料、火候掌握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切,不燥动;这样煮出的东西,才会色鲜味美;如果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加之心烦气燥,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看似“有为”),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团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却没有绩效)。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寓意深刻而又简明扼要地向我们揭示出为政的关键之所在。要保证一个社会的平安和繁荣,治理者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要清净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如果为政者以个人的主观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社会,朝令夕改,忽东忽西,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接着就是人心大乱,社会大乱。相反,如果为政者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一如既往得到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的话,就会收到国富民强之效,这样连外敌也会忌惮三分。结果就是达到了“无不为”和“无不治”。
管理企业亦是如此。对企业来说,宗旨性的规章制度和大原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大体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这有点像今日企业所谓的“使命声明”(mission statement)或“目标宗旨”,有扼守不变之说。
所以,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国家十数亿人,如果制度反复无常,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最终使人步调不一,思想混乱。如果制度稳定,大家就会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出大成果。
朴素的辩证观和原始的“相对论”
《老子》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堪称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渊薮。老子在他的五千妙言中,以自己独特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探寻着宇宙和人生的奥妙,处处体现着深邃的哲理。我们甚至可以说,《老子》就是一部哲学著作,这一点是儒、法、墨等各家学派均未达到的高度。
老子看待问题,总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在他的著作中,时时都体现着“一分为二”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老子具有非凡的智慧,他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总是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寒暑、阴晴、树木的荣枯、海潮的涨落,都是自然界中阴阳互变的现象。由此再联想到人类社会,老子的感触就更多了。人的生老病死、祸福、贫富,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存废,无一不充满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断消解、转化、融合,然后再制造出新的矛盾。正是目睹了太多的世事变迁和人世悲欢,老子摒弃掉了以前那种看待问题时静止、孤立的眼光,逐渐产生了联系、发展、辩证的思想观念。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物极必反。每一事物,它本身就蕴含着一对甚至多对矛盾。任何生命诞生以后,虽然处于成长的过程,但成长也就意味着衰老,生命一天天成长,也就是在一天天走向死亡。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不能光看到其中一面而忽略另一面。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事物只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同时作坏的打算。而且,事物也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没有“坏”的一面作陪衬,怎么能显出“好”的一面呢?所以人们应该全面看待事物,理智对待其优劣和短长。《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存,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充满着这种辩证的智慧。
在老子的思想观念中,没有“绝对化”的概念,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都具有可以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简直就是一种原始的“相对论”。把老子的这套思想拿来启迪人生,就是“福兮祸之所,祸兮福之所伏”。就是说,人生的祸福也是无常的,好事也许会变成坏事,坏事中没准也蕴含着好事,因此老子用这两句话告诫我们,顺利的时候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居安思危、防备灾祸的到来;当灾祸降临的时候,也不要灰心气馁,要想办法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争取逢凶化吉。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还真的有这样的例子,那就是著名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的掌故,想必中国人都已耳熟能详,不再赘述,但它确实留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虽然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坏事可能带来好事,但我们却不能消极地等待,坐等“否极泰来”。道家虽然主张“无为”,但并不是要我们消极保守,碌碌无为。什么才是积极的态度呢?庄子说得好,“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也就是要注重平时点滴的积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久而久之,便能从量变到质变。因此要想让事物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放过一点点细微之处。在这里,睿智的老子又教给中国人一条格言:“合抱之木,步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中深意,值得每个中国人,尤其是管理者深深记取。